怀让是唐代高僧,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被誉为“禅宗七祖”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对这位伟大僧人的详细介绍:

  1. 出家经历:怀让出生于唐仪凤二年(677年),他在唐垂拱二年(686年)到荆州玉泉寺拜宏景禅师出家。在出家后不久,怀让便前往嵩山依慧安学禅,因天赋极高被慧安赏识并推荐至南方学习。
  2. 继承衣钵:怀让后来南下参拜慧能学禅,成为其高徒,并在慧能去世后继续弘扬慧能的学说。他一生忠实地继承和发扬慧能的教义,主张“心性本静,佛性本有”,强调“以无念为宗”,自称为“顿悟法门”,又被称为“顿门”,他的学说和修行方法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开宗立派:怀让晚年在南岳般若观音台弘扬慧能学说,开创了南岳一系,被称为“南岳怀让”,这一学派成为中国佛教禅宗正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自己实践“净心、自悟”的理念,而且还培养了众多僧徒,使得禅宗得以传承和发展。
  4. 历史影响:怀让的弟子将他的法语编录成《南岳大慧禅师语录》,这部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使用,成为学习禅宗的重要文献之一。
  5. 后世评价:怀让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禅宗七祖”之首,他的教诲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怀让作为禅宗的开创者之一,不仅在个人修行上有着非凡的成就,更在佛教禅宗的传播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倡导的“心性本静,佛性本有”和“顿悟不假外求”的理念,至今仍对佛教徒和哲学学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