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问天台访玉峰,短筇扶入翠重重。
溪风满寺散花雨,秋色一帘横古松。
童子倚门长唤鹤,老禅谈法解降龙。
嬉游何日更相遇,云逐水流无定踪。
诗句解析:
- “远问天台访玉峰” - 这句描述了诗人为了探访天台山的玉峰(天台山著名的山峰),而特意从远方出发。
- “短筇扶入翠重重” - “筇”指的是竹杖,”扶入翠重重”形容山路崎岖,需要借助竹杖来行走。
- “溪风满寺散花雨” - 这句描绘了寺庙周围溪流吹来的风带来了花瓣,仿佛下起了花雨。
- “秋色一帘横古松” - “秋色”是指秋天的颜色,”一帘”可能指的是挂起来的窗帘或帷幕,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古松横跨在窗前的景象。
- “童子倚门长唤鹤” -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小孩靠在门口,不断呼唤着飞翔的鹤。
- “老禅谈法解降龙” - 这里的“老禅”指的是年长的僧人或道士,他们谈论佛法,能够解释复杂的问题或难题。
- “嬉游何日更相遇,云逐水流无定踪” -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译文:
从远方询问去访问天台山的玉峰,我拄着手杖一步步走进那翠绿重重的山林中。
溪边的风吹落无数花瓣,如同花雨一般洒满了整个寺庙,秋天的景色透过窗户展现,古老的松树横跨在窗帘之上。
一个小孩靠在寺庙的门边不停地呼唤着飞翔的鹤。
年长的僧侣们谈论着深奥的佛法,他们似乎能够解开许多难以理解的难题。
我们下次何时还能再次相聚?就像天上的云彩随风飘动,无法确定它们的去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氛围。从远道而来,到深入山林,再到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话,诗人的情感和视角随着场景的变化而转变。诗中的“童子”、“老禅”等角色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