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盖州熊岳人,字子端、号黄华山主。
世宗大定十六年进士,调恩州军事判官,有政声。
章宗时试馆职,罢归,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
后召为应奉翰林文字。
累迁翰林修撰。
诗书画均工,尤善山水墨竹。
元好问有“百年文坛公主盟”之誉。
有《丛辨》与文集。
生卒年:1156-1202
金盖州熊岳人,字子端、号黄华山主。
世宗大定十六年进士,调恩州军事判官,有政声。
章宗时试馆职,罢归,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
后召为应奉翰林文字。
累迁翰林修撰。
诗书画均工,尤善山水墨竹。
元好问有“百年文坛公主盟”之誉。
有《丛辨》与文集。
生卒年:1156-1202
《丛台绝句》是金朝诗人王庭筠的作品,诗中“猛拍阑干问兴废,野花啼鸟不应人。”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猛拍栏杆,想要询问丛台的兴衰,但是野花和啼鸟却不予回答。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猛拍阑干:这里描绘了诗人急切的动作,他拍打着栏杆,显得十分激动。猛拍阑干,表现出诗人对于丛台兴废的深深关切。 2. 问兴废:诗人通过猛拍栏杆的动作,表达了他对丛台的兴衰存亡的疑问。问兴废
【赏析】 《题马光尘画》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此诗以画为题,借咏画抒发感慨。诗中通过“丹青”“珠璧”等词语,把画与美玉、宝石相比喻,突出了画的珍贵和美丽;而画中之“败稿”,则又暗指画中人物的不幸和悲惨的命运。全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句“珠璧佳城下”,“珠璧”是珍宝,这里代指名贵之物;“佳城”指美好的家园或理想的居所。这两句写画中之“珠璧”,既写出画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句释义: - 残菊:凋零的菊花 - 幽花:指菊花,因为其颜色、形态等在秋天显得孤寂、清高 - 寂寞无多子:孤独地开着,没有结出果实 - 瓣与黄蜂实密脾:花瓣上沾满了黄蜂的粪便(蜜蜂采蜜时会留下花粉,黄蜂则直接采集花蜜) 译文: 凋零的菊花独自开放着,它的花瓣上沾满了黄蜂的粪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残菊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孤独、清高品格的赞美。菊花在秋天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艳
【解析】 本句要注意“遣”字的书泻。 译文: 近来忽然觉得没有什么好的诗句,即使写就的诗,也像白居易那样平白而浅显。 赏析:“乐天”,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曾自号“醉吟先生”,又自称“诗魔”,其诗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著称。“近来陡觉无佳思”,是说最近自己没有好的诗句可做,“纵有诗成似乐天”,意思是即使写出了好诗,也是像白居易一样平实浅显。这两句是说自己近来没有好的诗句
《水调歌头·客思家》 【注释】 秋风:秋季之风。秃林叶:树叶凋零,枝头裸露。华:同“花”,开花。十年:十年间。长短亭:指长亭。落日:太阳落山时。冷边笳:指边塞的军乐声。飞雁白云千里:指鸿雁在高空飞行,白云万里飘荡。无赖:无奈,无可奈何。归何晚: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独鹤:孤独的鹤。已后:以后,将来。满林鸦:树上栖息着很多乌鸦。 蓬山:神话中蓬莱山的美称。云海阔浩无涯:天空中的云海辽阔无边。安期
诗句 1.今年春早。到处花开了。只有此枝春恰到。月底轻颦浅笑。 - 注释:今年春天来得很早,到处都是花盛开。只有这一树枝头的杏花开得恰到好处,到了月末时,它轻轻地皱着眉头,带着浅浅的笑容。 译文 - 今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到处都是花朵绽放。唯独这一枝杏花开得恰到好处,到了月尾时,它轻轻地皱着眉头,露出浅浅的微笑。 赏析 1. 第一句:“今年春早。” - 情感色彩
这首诗是关于舍利塔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注释:苍山巍峨挺拔,如同倒扣的大碗,佛塔东西对峙。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苍山上的佛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其雄伟壮观的特点。 2. 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 注释:早晨的阳光照耀在树林中,金色的丹砂在阳光下闪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佛塔上,金黄的丹砂在光影中闪烁
【注释】 萧索:萧条冷落。 灯火:指室内的灯光,也形容夜深。 翠被:青绿色丝织品做的被子。 玉壶冰萼:形容梅花像玉壶里的冰凌,萼(cuò,花萼)是花瓣。 西风开却:西风吹落了梅枝上的花朵。 幽香:梅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着:附着。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对远行郎君的思念。上片写思妇初醒时的凄清景象。下片写思妇的幽怨和期待,表达了她对丈夫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意境幽雅,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原文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译文 山边的大厅映照着傍晚的景色,稀疏的篱笆旁栖息着几只寒冷的鸟儿,树枝被淡淡的烟雾覆盖。小雪轻轻地飘落,如同在空中旋转起舞,因此我故意穿过门帘让它落在屋内。打扫庭院,点燃香烟,大家一起欢笑,却未曾察觉是因为风中的柳絮。冰封的水砚上,是谁先有了好的诗句? 注释
琼枝瑶月,琼枝瑶月,形容月亮的洁白如玉。 帘卷黄金阙,宫帘高卷,犹如皇宫中的金色大门。 宫鬓蛾儿双翠叶,宫妃们的发髻上插着翠绿色的玉簪,如同春天盛开的花朵。 点缀离南闹雪,点缀着南方的繁花似锦,也暗示了冬天的雪花。 东风扇影低还,东方的风轻轻吹来,使影子变得低垂。 红云不隔天颜,红色的晚霞映照在皇帝的脸上,显得更加威严。 夜夜华灯万树,夜晚的宫廷中挂满了无数的彩灯,如同繁星点点。
林升,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 林升(1123年-1189年),字云友,又字梦屏,号平山居士,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林升的生平与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他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大约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这一事件对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 嘉祐从侄。 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 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 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 子李虞仲。 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
唐代诗人。 字景山,后改名巨济。 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 贞元五年(789)进士。 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 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 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 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 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 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