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
诸生。
受博学鸿词荐,不赴。
从此不应科举。
家本富,以好客、乐施与,贫至断炊。
多与名士交游,而厌恶以八股文自鸣之士。
有小说《儒林外史》,抨击科举制度甚烈。
另有《文木山房集》。
生卒年:1701-1754
清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
诸生。
受博学鸿词荐,不赴。
从此不应科举。
家本富,以好客、乐施与,贫至断炊。
多与名士交游,而厌恶以八股文自鸣之士。
有小说《儒林外史》,抨击科举制度甚烈。
另有《文木山房集》。
生卒年:1701-1754
【诗句解析】 1. 诗学看前辈,骚坛久擅场。 - 关键词:诗词、骚坛 - 注释:这里提到的“前辈”指的是古代的诗人或文人,他们的作品被视为经典,被后世所学习和效仿。而“骚坛”则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品在汉代尤为盛行。作者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诗词和楚辞的尊重和热爱。 2. 宦游戎马地,归及水云乡。 - 关键词:宦游、戎马地 - 注释:这里的“宦游”指的是官员的仕途生涯
方靖民杨巨源携樽过余寓斋小饮 入门携酒铛,慰余羁旅情。 旧事殷勤说,新诗刻苦成。 雨馀秋转丽,霜后水初清。 尽日饶佳趣,休辞醉月明。 译文: 方靖民和杨巨源带着酒壶来到我的住所,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友情。他们告诉我过去的一些美好事情,以及如何将诗歌从艰苦中创作出来。雨水过后秋天变得更加美丽,霜降后的水面变得清澈。整日都充满了乐趣,不要拒绝享受月光下的美酒。 注释: 1. 方靖民和杨巨源:两位诗人
白纻山 春风回冶步,夜月舞文衣。 伏枥歌声壮,龙蟠王气非。 可儿谁指墓?惆怅向斜晖。 注释翻译赏析 诗句解释 - “白纻佳名在”:白纻山因其美丽的名字而著称。 - “兹山空翠微”:这座山只有淡淡的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春风回冶步”:春天到来时,山中的景色更加迷人,仿佛有音乐在耳边回荡。 - “伏枥歌声壮”:想象中看到雄壮的马儿在山间奔跑,发出悠扬的歌声。 - “龙蟠王气非”
晓风轻拂着酒杯,让我的酒意醒了一半。 鞭影掠过云屏,仿佛是天边飞翔的仙骑。 江水上涨,犀浦的景色更加壮丽; 迷雾笼罩,梦日亭显得朦胧而神秘。 麦苗嫩绿如菜,榆荚白如蒲苇; 午后,疲倦的征人靠在茅檐,休息片刻。 译文: 清晨微风吹醒醉意,鞭梢掠过云霞。 江水上涨,犀浦的景色愈发壮观; 烟雾弥漫,梦日亭若隐若现。 麦穗泛红,菜圃生机盎然,榆荚洁白如蒲苇。 日中已过,疲惫的行人暂歇于此,
仙人矶晚晀 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 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 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 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 注释: 1. 仙人矶晚晀:形容仙人矶上的景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迷人。 2. 舟系危矶畔:将船系在危险的地方,表明船只停靠的地点地势险峻。 3. 登高瞰大荒:登上高处俯瞰广阔的原野。 4. 雁声来浦溆:听到大雁的声音从河边传来。 5. 鸟影下帆樯:看到鸟儿的影子落在船上的帆和桅杆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运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情感,表达观点。“店舍看新月”:旅店中观赏着新月。“传为慈姥山”:传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神仙所住之地慈姥山。“伐蘖穿径去”,砍柴人砍树修路。“烧笋度林还”,采笋人砍竹开路。“酒薄难胜梦,灯昏强照颜”,酒喝得淡寡难以入梦,灯光昏暗勉强照亮面容。“仆夫催晓发,衫袖露华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五言律诗。它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在冶山园亭追悼周羽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我们来看第一句“晴光冉冉过楼台”,这里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阳光明媚,透过云层洒在楼台上,使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宁静和温暖。这里的“楼台”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建筑,而“晴光”则是指晴朗的天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们看到“仄径扪萝破藓苔”
这首诗的翻译是: 琵琶 凤尾龙香世人莫知,半湾逤逻系冰弦。 雪深月明妃冢,泪满三更商妇船。 坐啸竹林差共拟,重游花萼亦堪怜。 郁轮袍曲非难制,只因无因上舞筵。 注释: 1. 凤尾龙香世莫传,半湾逤逻系冰弦。 凤尾龙香:形容琵琶的声音美丽动听,如同凤凰尾巴的香气和龙的呼吸。 世莫传:世上没有人能够理解或欣赏这种声音的美。 半湾逤逻系冰弦:半湾湖面波涛滚滚,岸边停着一只小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听笙歌》。 诗句解析: 1. 数声鹅管绛唇干: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如同天鹅的长鸣,以及歌声中嘴唇的颜色(红色)。 2. 拨火金炉夜向阑:描述在夜晚的温暖氛围中,人们点燃了金炉,享受着暖意和音乐。 3. 孺子独生伊洛想:这里的“孺子”指的是年轻的学者或学生,而“伊洛”则是指洛阳(古都),表达了年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 4. 仙娥曾共幔亭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留宿南轩》。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曹跃舟(张籍)留宿南轩 - 注释:张籍在南轩为客人准备了住宿。 赏析:张籍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客人,表达了他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深厚的友情。 2. 留我南轩宿,今年此再过 - 注释:我在南轩为你安排了住宿,今年这是第二次来访。 赏析:张籍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珍视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天如,号西铭。 幼即嗜学,读书每反复手抄,因以“七录”为斋名。 天启四年,同创应社。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归,于次年集郡中名士,创立复社,并与应社合而为一。 三年,与吴伟业同中举人,并于南京开复社大会。 四年中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六年,复社苏州虎丘之会,到者数千人。 于是复社之声气通朝右。 同里监生陆文声与张采有隙,求入社不许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 为僧时法名子聪。 号藏春散人。 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 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 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 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 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中统五年,还俗改名
唐越州山阴人,字正文。 肃宗至德二年进士。 又擢辞藻宏丽科。 以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已四十余。 辟河南幕府,迁余姚令。 仕终右补阙。 维少无宦情,怀家山之乐。 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 与刘长卿善。 有集。 生卒年:?-
清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 诸生。 受博学鸿词荐,不赴。 从此不应科举。 家本富,以好客、乐施与,贫至断炊。 多与名士交游,而厌恶以八股文自鸣之士。 有小说《儒林外史》,抨击科举制度甚烈。 另有《文木山房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