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伊是清代的诗人。
邹志伊生于1711年,卒于1765年,字学川,又字洛南,号镜阳,祖籍江苏无锡。他乾隆九年(一七四四)考取举人,并因擅长书画闻名,曾结蓉湖诗社。邹志伊的诗歌创作成就未详,但留下了《蠹余存稿》等作品。
邹志伊是清代的诗人。
邹志伊生于1711年,卒于1765年,字学川,又字洛南,号镜阳,祖籍江苏无锡。他乾隆九年(一七四四)考取举人,并因擅长书画闻名,曾结蓉湖诗社。邹志伊的诗歌创作成就未详,但留下了《蠹余存稿》等作品。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这是诗歌的默写与翻译题型。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通晓大意、理解诗意,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词语: 1.险矣盘江路,何年铁索桥; 2.绿涧呼蛮部,垂虹溯汉朝; 3.风枝浑不定,为问挂猿条。 (一) “险矣盘江路,何年铁索桥”,意思是:险峻的盘江河路,何时才架铁索桥
【注释】 社集:在石浪庵聚会。 螺黛:螺壳,用它来梳妆打扮。 薜萝:薜荔和女萝,皆为香草,这里泛指山林。 谢朓:南朝诗人,字次章,陈郡阳夏人,有名于当时。 结契:结拜为异姓兄弟。维摩:维摩诘,佛家语,意译为“净名”,即文殊。 擎杯:举杯。 几番:多少次。 吟社里:在山楼内吟咏诗篇。 【译文】 湖水无边无际,浪花翻卷上山石坡。 微风过后山峰仍重叠,云涌时波涛层层叠。 客人拄着螺壳形的拐杖
【注释】 1. 澄江夜泊:夜晚停泊在澄净如镜的江河上。江水澄清,月光皎洁,映照江面,犹如白昼。 2. 人依孤树宿:人们靠一棵孤零零的树栖息住宿。 3. 雁落一滩秋:大雁落在了秋季的水洼中。 4. 渺渺苍葭外:远处的苍山和芦苇之外。 5. 萧萧古渡头:在古渡口,传来阵阵萧瑟的声音。 6. 乾坤悬夜色,星月定江流: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只有星光闪烁,月亮高悬于天。 7. 遂有飞扬意,乘槎犯斗牛
邹志伊是清代的诗人。 邹志伊生于1711年,卒于1765年,字学川,又字洛南,号镜阳,祖籍江苏无锡。他乾隆九年(一七四四)考取举人,并因擅长书画闻名,曾结蓉湖诗社。邹志伊的诗歌创作成就未详,但留下了《蠹余存稿》等作品
邹方锷是清朝的诗人,字豫章,号半谷、笠溪。他生于江苏金匮,乾隆时举人,以擅长散体文字和行楷著称。 邹方锷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他的诗词集《大雅堂集》收录了若干首诗作。他的诗词内容多样,包括描写自然景观的《月轮山》,以及表达个人情感的《怀古》。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邹志伊是清代的诗人。 邹志伊生于1711年,卒于1765年,字学川,又字洛南,号镜阳,祖籍江苏无锡。他乾隆九年(一七四四)考取举人,并因擅长书画闻名,曾结蓉湖诗社。邹志伊的诗歌创作成就未详,但留下了《蠹余存稿》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