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槃,字乐周。
南海人。
棐弟。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
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
著有《明霞桂华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生卒年:?-1595
郭槃,字乐周。
南海人。
棐弟。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
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
著有《明霞桂华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生卒年:?-1595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特点来赏析。 浮丘怀赵相国:传说秦始皇曾在海上寻访仙人徐福,徐福称在蓬莱山上得到仙草,秦始皇便派使者徐福去取。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乘船入海,来到三神山。三神山上有一棵大桃树,结的果实三千年一熟,吃这种桃子的人能长生不老。这棵树叫“绛珠”,又叫“蒙罗果”。 千秋胜概划然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及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提供的注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 “宸居寥寂翠华空”,首句写昭烈庙的空旷,点出荒凉萧条之状。“宸”指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寥寂”即寂寞空旷之意。 “古树参差宿雾笼”,“古树”是诗人所见,而“宿雾”则由诗人想象而来,诗人通过这两句写出了昭烈庙的凄凉萧瑟,营造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
四峰书院 危峦巀嶪削芙蓉,真胜相传是四峰。 暮雨尽迷玄圃树,春云犹护宝林钟。 堂存旧垒飞双燕,岩落灵泉浴九龙。 夜半仙人骑鹤过,忽惊环佩响从容。 注释: - 危峦巀嶪削芙蓉:形容山峰高耸险峻、陡峭如同削去的芙蓉花瓣。 - 真胜相传是四峰:真是指真实、确实,胜是指胜过、超越,相传是历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四峰是指这四个山峰。 - 暮雨尽迷玄圃树:暮雨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细雨
【注释】 李卫公祠:指唐朝名将李靖的祠堂,位于陕西省醴泉县。李靖是唐朝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杖策还能作帝师:拄着拐杖仍然可以作为皇帝的老师。杖策,即拐杖。作帝师,担任帝王师傅的职位。 从来侠客负天奇:自古以来,那些有侠义精神的人都是天生异禀、不同凡响的人。侠客,指行侠仗义的人。负天奇,即具有非凡的本领或才智。 白衣自拥旌轺出:穿着白衣的人自己骑着车出来。白衣,指平民百姓。旌
【注释】 早朝:上朝。 璇枢:指北斗星。河影:天河的倒影。稀微:稀少。禁篽(zhōu)钟声:指皇帝上朝时敲的禁钟声,篽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达曙晖:直到天亮。三极殿:皇宫中最高的地方。云五色:云彩五彩斑斓。万年枝:万年树,象征国家的长治久安。凤双飞:凤凰在树上双双飞翔。宫花:皇宫中的花朵。荏苒:渐渐凋零。团华盖:团团地覆盖着帝王的御座。御柳:皇家园林中栽培的柳树。招摇:飘扬。拂翠旗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悟道与超脱尘世烦恼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六祖法坛 - 宝刹郁嶙峋:“宝刹”指的是佛教寺庙,这里形容其建筑宏伟壮丽;“郁嶙峋”描绘了寺庙的古老和庄重,也暗示着修行人内心的宁静和沉稳。 - 停云万象新:“停云”意味着天空中云彩的停留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万象新”则表示一切都在更新,万物皆显生机。 - 何时布金地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朝来阴雨更连绵”描写了一幅春雨绵绵的画面。颔联写落花,“帘外飞花暗远天”描绘了一幅落花飘零的画卷。颈联承上启下,“飘残片片添闺怨,散谢枝枝撩客怜”写出了花的凋零给闺怨和游子带来的影响。尾联写节候变化与落花,“开落由来随节候,闭门休咏刺桐篇”。全诗以落花起兴,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早晨起来,阴雨绵绵不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登岳阳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markdown 登岳阳楼 澒洞湖光楚水西,开轩四望与云齐。 龙宫焯烁珠初吐,橘井苍凉路已迷。 云暗九疑春梦远,波连七泽暮烟低。 乘风自起飘然思,诧有仙人万仞梯。 ``` 注释: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湖水浩渺无边的样子。 - 楚水:泛指长江之水,古代楚地多水,所以这里特指湖南一带的河流。 -
译文 南下当年驻扎六师,仍然听闻桂岭上飘扬的战旗。 雷声驱赶大泽上的龙蛇,电光扫过深岩中的鬼魂也感到悲凄。 离别祖国始终牵挂着国家,孤独忠心欲吞灭敌人。 可惜的是眼前英雄泪满襟,萧飒的西风默默垂泪自伤悲。 注释 1. 谒岳武穆祠:拜访岳飞的祠堂,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 2. 南下当年驻六师:指南宋时期,岳飞率领的军队南下抗击金军。 3. 犹闻桂岭耀旌旗:虽然已经过去很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识记、理解并积累一些重点名句和古诗文常识,还要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诗词的内容有所了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兼托物言志的小诗。前四句借花喻女子,以落花自比。后四句则从不同角度来写落花,用“檀板”“横塘”来烘托,使落花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比拟的手法,把落花写得活灵活现
陈思谦,字益撝,号碧洋。 揭阳人,一作澄海人。 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解元,嘉靖五年(一五二六)进士。 官浦城知县。 忤上官,罢归。 以荐复官,改任北直抚城知县,升户部主事。 以父丧归,服阕将北上,以病卒。 清康熙《广东通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三有传。 生卒年:?-
陈则(约公元一三八三年前后在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文度,出生于昆山。他的生平经历了明朝洪武时期的变迁与政治动荡,他凭借卓越的诗才和才华被世人所熟知,与高启等诗人并称为“北郭十友”,也被称为“十才子”。 陈则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他在《登白云山》中描绘了白云山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
郭槃,字乐周。 南海人。 棐弟。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举人。 授岳州府同知,寻改官延平,复移知桂阳州。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劳瘁而卒。 著有《明霞桂华稿》。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