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麒,字国正,号西薮,是明代东莞人。
袁天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的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不仅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袁天麒,字国正,号西薮,是明代东莞人。
袁天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的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不仅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登城南楼:即《登高》一诗,杜甫有两首同名之作。 直上层楼步步高,天风摇曳驾鸿毛:形容登上高楼,心情振奋,志向远大,如乘鸿雁翱翔于高空。 江山认我诗情熟,星斗嫌人胆气豪:以江山作比,表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星斗作比,表示自己的英勇。 亲舍霏微双眼阔,帝廷迢递寸心劳:形容在家乡看到的是细小的云烟,而身居朝廷则感到任务艰巨。 空中点乱梅花雪,袭得清香满布袍:形容雪花飘落,梅花盛开,香气扑鼻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转眼韶光五十人”: 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五十人暗示了从壮年到中年的过程。 2. “但嫌衰老不嫌贫”: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增长的接受态度,即使年老体衰,也愿意面对,而不是因为贫穷而感到羞耻。 3. “一盆苜蓿青毡旧,满地江湖白发新”: 描述了两种生活景象。“苜蓿”和“青毡”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饮食或居住方式。"一盆苜蓿"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溪隐 茅舍竹篱云水间,仙家风味别人寰。 目看花草自成趣,心与鹭鸥相赛闲。 何处背囊诗客到,隔江吹笛钓船还。 飘萧一枕沧浪梦,知在黄芦第几湾。 1. 诗句释义: - “茅舍竹篱云水间,仙家风味别人寰。” 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其中“茅舍”和“竹篱”是典型的隐逸建筑,而“云水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环境。这里的“仙家风味”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 - “目看花草自成趣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繁忙的官场生涯中,对于自然之美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以及赏析。 上滩 诗句解释: - 闽水西来百万滩:指闽江河流经的西面地区有众多的险滩。 - 空留来雨倒狂澜:雨水冲刷过这些险滩后,留下的只有激荡的水花和狂野的浪花。 - 江湖知我为官懒:江湖(即河流)知道我因为公务而懒散。 译文: 闽江向西流淌着无数险滩,留下无数被雨水激荡的水花和浪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早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 河汉纵横月色低,朗吟飞过楚天西。 - 注释:“河汉”指天河,古代常用来比喻银河或星空。“纵横”形容河流的分布广泛而曲折。“月色低”形容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很低,仿佛要触及地面。“朗吟”指高歌、大声吟唱。“楚天”泛指楚国的天空,这里可能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译文:夜空中银河横贯,月色朦胧如水。我在楚地上空高声吟唱着
早秋思感 吟对家山素不禁,年来年去怕秋临。 白云飞处思亲恨,南雁归时忆弟心。 长夜西风砧杵地,隔江明月桂花林。 更烦世味闲咀嚼,一盼鲈鱼抵万金。 注释: 1. 吟对家山素不禁:指面对家乡的美景,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 2. 年来年去怕秋临:害怕每年秋天的到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时家乡的变化感到担心和忧虑。 3. 白云飞处思亲恨:当白云飘过的地方,我不禁思念亲人
译文: 转眼间时光流逝与心愿相违背,夕阳无语默默将秋归送。 秋风中猎猎的风霜使得菊花逐渐老去,广阔天地之间倦鸟飞翔。 曾经一度鲈鱼梦断了人的愿望,几声邻笛感叹人已经不同。 不知那四百峰头月何时照到旅人居所? 注释: 1. 过眼时光与愿违:时间在眼中飞快流逝,但愿望却未能实现。 2. 斜阳无语送秋归:夕阳默默地将秋天送走。 3. 风霜猎猎黄花老:秋风中猎猎的风和霜使得黄色的花朵逐渐凋零。 4.
【译文】 岁月已到年末,我居住在城陵的基址上。天地悠悠,感叹人生如蚁,东奔西走,南北驰骋。无端心事在灯花外,半百光阴在眼前。垂老自疏经世术,欲归谁赠买山钱。从今信步行将去,一座春风过几年。 【注释】 1. 岁暮:年尾。 2. 寓城陵基:寄居城陵的基址上。城陵,地名,位于今陕西咸阳市境内。 3. 悠悠:遥远无边的样子。 4. 叹蚁膻:比喻人生像大蚂蚁一样微不足道。蚁膻,喻渺小、卑污。 5.
【注释】 ①冯大尹:人名。 ②散饮:随意饮酒。 ③玉山:指月亮。这里泛指明月。 ④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这里泛指天上的星星。 ⑤弦歌:弹琴唱歌。 ⑥尘世梦:尘世之梦,比喻人间的欢乐或名利之梦。 ⑦朗吟:高声吟咏。 ⑧湘帘:指湘妃的竹席,这里借指窗帘。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同友人冯大尹醉归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散饮城西缓缓归”
除夕 纵酒须成今夜谋,欲随残腊送残愁。 欢哗且共儿童守,老大难将岁月留。 一枕江湖千里梦,五更心事百年忧。 开门试探春消息,已着寒梅枝上头。 译文: 在除夕之夜,我们畅饮至醉,共同策划今晚的庆祝活动。我们想要随着除夕夜的结束而告别那些忧愁和烦恼。与孩子们一起欢笑嬉戏,度过一个难忘的除夕夜。尽管年老体衰,但仍然难以留住岁月的流逝。夜晚,我梦见自己身处江湖之中,穿越千里之外。醒来时
陈鸣阳是明代的诗人,以创作七言绝句和律诗而闻名。 陈鸣阳(1539-1596),广东南海人,字万言。他是一位在明朝万历年间活跃的文人,以其丰富的诗歌作品而留名于后世。陈鸣阳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袁天麒,字国正,号西薮,是明代东莞人。 袁天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的学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诗歌不仅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善昭(1453—1515)是明代的诗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明代诗人: 1. 生平背景 - 家世与早期生活:张善昭,字彦充,生于广东顺德,是一位典型的文人墨客。他的生活经历了许多变迁,早年曾举人身份进入官场,但后因弹劾被贬到凤阳府通判和临江府通判的位置。 - 文学活动与成就:尽管在仕途中遭受挫折,张善昭并未放弃他的文学创作。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包括《扫坟》《樟树别戴伯元》等。 - 辞官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