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之,原名江盈科,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53,卒于公元1605
明湖广桃源县人,字进之,号逯萝。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长洲县令,历官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
江盈科被视为公安派成员之一,其诗文理论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也极力赞成灵性说。
著有作品《雪涛阁集》、《雪涛诗评》、《谐史》等。
生卒年:1553-1605
进之,原名江盈科,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53,卒于公元1605
明湖广桃源县人,字进之,号逯萝。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长洲县令,历官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
江盈科被视为公安派成员之一,其诗文理论与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应,也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也极力赞成灵性说。
著有作品《雪涛阁集》、《雪涛诗评》、《谐史》等。
生卒年:1553-1605
【注释】: 黔阳署中杂咏 其五 深院游丝百尺长,东廊飞起卧西廊。 隔篱鸟踏花枝软,绕径衣拖竹粉香。 酒帜飏风飘别市,棋声乘午出邻墙。 年年吏事关心少,笺解南华颇自忙。 译文: 深院的游丝百尺长,从东边的走廊飞到西边的走廊。 隔着篱笆小鸟踩着花朵枝条柔软,在小路上走过留下一串串竹粉的清香。 酒旗在风中飘扬,飘到了别的市场,而棋盘上棋子的声音,随着午后的阳光传出了邻家墙壁。 每年都忙于处理公务
徙倚空亭石磴斜,晚风容易扫残霞。 蚁封土润沾新雨,燕嘴泥香带落花。 病后检方亲制饵,睡馀瀹鼎自烹茶。 年光怕说如流水,几度春归未到家。 诗句释义: 1. 徙倚空亭石磴斜:描述诗人独自站立在空寂无人的亭子里,沿着倾斜的石阶走。这里的“徙倚”和“石磴斜”描绘了诗人孤独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2. 晚风容易扫残霞:暗示着夕阳西下的景象,晚风吹过,将最后一抹余晖也吹散
【注释】 黔阳:今湖南黔阳县。杂咏:即组诗、杂言诗。黔阳署中:指在黔阳县的衙门里。季鹰:晋人谢安,字季鹰。 水碓(duì):古代一种用石制的捣米器,中间空如臼。舂(chōng):把米放在碓中捣成米浆。觉:觉得。 鼠窥篱下初抽笋:《世说新语》载:晋人周处年少时为三害,后经友人相助,三害皆除,遂与山贼王平共游。山贼欲杀周处,以周处为有胆略,乃相让而走。途中遇一虎,两人相顾失色,后周处先跑,王平后走
【注释】 ①客程:旅途。芳草:指春天的草木,此处代指游子在外漂泊。无涯:无边无际。②敲断:敲碎。③闺中:女子居住的地方。④鸟带:指燕子归巢。⑤乡心:思乡之情。⑥懒性:性情懒散。⑦说鬼:讲述故事。⑧为渠:给它们。⑨时复:时常。⑩开怀:开颜大笑。 【赏析】 黔阳署中有一首杂诗,题为《其三》。诗云:“客程芳草绿无涯,敲断闺中白玉钗。”“鸟带斜阳归去疾,山含夕爽望来佳。”“乡心每觉因愁动,懒性偏宜与静偕
黔阳署中杂咏·其二 骋望间登石上亭,草头花瓣洒如萍。 春云乍起山巅黑,瘴雨初来水气腥。 诗韵悠悠寄乡愁,碧草青青伴我游。 月明风清夜无痕,独倚栏干思故州。 注释: 1. 黔阳:地名,指今贵州省的黔阳地区。 2. 石上亭:一种建在山上的亭子,供人登高望远。 3. 草头花瓣:指春天草木茂盛时飘落的花瓣。 4. 春云乍起:形容春天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 5. 山巅黑:描述山巅被乌云笼罩的景象。 6.
再憩飞云岩 邮亭依梵刹,古壑傍人烟。 泉滴浑疑雨,云浮不碍天。 藓深埋旧刻,藤老长新巅。 车马重来日,登临忆往年。 注释: 1. 邮亭依梵刹:驿站旁边有寺庙,所以有驿亭。 2. 古壑傍人烟:古老的山谷旁有村庄,人声鼎沸。 3. 泉滴浑疑雨:泉水滴滴答答地落下,好像下雨一样。 4. 云浮不碍天:天空中的云飘浮着,不影响天的颜色。 5. 藓深埋旧刻:苔藓覆盖在石头上,掩埋了以前的刻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及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发永宁道”,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从标题、诗句的意境与哲理、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 “岚重天疑晚”:形容山高林密,天色阴沉,似乎天晚了。 “春深暖未回”:春天已经深了,但是天气依然寒冷,没有回暖的意思。 “山行殊齿齿,路势总嵬嵬”:在山林中行走时
外科医生 有医者,自称善于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注释: 1. 有医者:有一位擅长外科的医生。 2. 自称善外科:这位医生自称为善于外科。 3. 一裨将:一位副将。 4. 阵回:战斗归来。 5. 中流矢:中了流箭。 6. 深入膜
这首诗的译文是:一个狡猾的年轻人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千斤金子,他告诉学博说这是梦中所得。学博问他金子的来源,年轻人回答说是从地里得到的。学博问他想如何使用这五百金,年轻人说想买田买宅置器具买小孩和妾,剩下的钱用来买书学习,感谢老师的教育。 关键词注释: 1. 狡生梦金 - 狡猾的年轻人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千斤金子。 2. 青衿 - 指年轻的读书人。 3. 学博 - 学校的老师。 4. 严 - 严格。
这首诗通过蛛与蚕的对话,探讨了生存的哲学问题。蛛以蚕自困于织网中为由质疑其行为,而蚕则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自我保存和繁衍后代。这种对比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观。 诗句解析: - 《蛛见蚕吐丝为茧》:“蛛见蚕吐丝为茧”,这句描述了蜘蛛观察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这里的“茧”是指蚕吐出的丝线缠绕成的小球,用于保护蚕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 《乃曰:“汝之吐丝,终日辛劳,讫自缚,何苦为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