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昌,字继文。
东莞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初授广西阳朔知县,神宗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升户部主事,转员外郎,擢郎中。
出任常德知府。
服父丧归,起补彰德知府,历官福建盐运使、山东右参政、云南按察使,累官布政使。
以病乞休,加太仆卿,致仕。
年七十卒。
有《碧松馆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生卒年:?-?
钟昌,字继文。
东莞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初授广西阳朔知县,神宗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升户部主事,转员外郎,擢郎中。
出任常德知府。
服父丧归,起补彰德知府,历官福建盐运使、山东右参政、云南按察使,累官布政使。
以病乞休,加太仆卿,致仕。
年七十卒。
有《碧松馆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生卒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张籍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他的诗风朴实无华,语言通俗易懂。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寄王小池 二月云烟傍翠岑,百年怀抱故人心。 天涯雨色愁羊角,春日风光忆凤林。 孤馆夜寒灯寂寂,小池花好树森森。 相逢咫尺人如许,时对音书泪不禁。 注释: 1. 二月云烟傍翠岑:二月,指的是春天的二月。云烟,指的是春天的云和雾。翠岑,指的是青翠的山峦
淮安望炀帝行宫 江淮一望意悠然,水绕隋宫落雁前。 宝应野云生古渡,广陵寒树接荒烟。 寝园碧草馀春在,辇道飞花返照悬。 回首帝城歌舞地,垂杨空拂钓鱼船。 注释: 1. 江淮一望意悠然:江淮地区放眼望去,景色让人心情舒畅,悠然自得。 2. 水绕隋宫落雁前:大运河水环绕着隋炀帝的行宫,仿佛一只落雁般静静停泊在那里。 3. 宝应野云生古渡:宝应县的野外云雾缭绕,仿佛生出在古老的渡口。 4.
九日登东楼 《九日登东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重阳节登上东楼观赏秋景的情景,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译文: 秋天的节日里我们一起登上高台,楼阁萧条万壑哀鸣。 野岸边帆樯与天际相映成趣,夕阳下的烟树楚江景色美丽。 凭高远眺不把青山作帽子,欣赏美景遥想紫菊杯中的美酒。 笑倚天涯岁月已暮,世事如梦无需催促。 注释: 1. 秋城佳节共登台:秋天的节日
秋日营堡登眺 楚天南望郁关河,岁杪乾坤事若何。 海内烽烟朝羽急,树中秋色夕阳多。 孤城万里愁飞檄,诸将何年议解戈。 野水残山俱拓落,登临寒垒动悲歌。 注释:楚天:指楚国的天空,也泛指南方的天空。郁关河:即长江,古代以“江”为“河”,故称“郁江”。岁杪:年底,岁末。乾坤:天地、宇宙。海内:国境之内。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这里指战争。朝羽:早晨的战旗,比喻朝廷军队。树中秋色:秋天的景色。孤城万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一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再叠前韵(重新吟咏前文) 鳌台握别一年馀,蓬室萧疏几索居。 落日千家戎马急,孤城万里阵云舒。 催人短鬓时时白,人望长江滚滚虚。 矫首未能同笑语,青灯仍得近高庐。 译文: 在滕王阁上再次吟咏前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场景。落日照耀下的千家万户,战马匆匆,而我在这座孤城之中,感受着万里之外战场上的阵云慢慢散去。岁月不饶人
【注释】: 握手寒烟阔别馀,一尊谁为散离居。 近来石室春风暖,远去茶山化日舒。 作客愁边芳草绿,怀人江上暮云虚。 知君未即鳣堂去,喜得青标照草庐。 【译文】: 在寒冷的春日里,我们握手道别。 如今你已回到故乡,我则四处漂泊无依。 近时石室春天温暖,远去茶山阳光明媚。 我在异乡愁思绵绵,思念家乡却只见暮云。 知道你尚未离开家门,我很高兴你回到了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王鸣冈的作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翚薄长鳌落碧空,古梧苍翠画图中。紫泥挹露迎春日,彩奂连云卷暮峰。一代勋名应不朽,九天瞻戴共无穷。构堂久植槐阴远,回首箕裘日益工。 译文: 登上王梧山先达御书楼 在蔚蓝的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云朵如诗一般飘动。 古老的梧桐树绿意盎然,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紫红色的泥土吸收了春天的露珠,迎着阳光闪闪发光。 华丽的建筑如同彩云般连绵不断,直到远处的山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遥夜收残雨,寒江散雾霞。 注释:夜晚结束了,雨停了,江水变得寒冷,雾气消散,阳光照耀下形成了彩虹。 赏析:这是第一句诗,诗人通过“收残雨”、“散雾霞”等词语,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雨后江水变得寒冷,雾气逐渐消散,阳光开始照射。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涛声依树急,月色近山斜。 注释:江涛的声音在树木之间回荡
望南斗山 城头山独占,云际斗高悬。 丹壑外无地,翠微中有天。 河流千古水,树绕万家烟。 不尽寻山兴,清秋有暮蝉。 译文: 站在城头山上独自眺望,斗宿在天空中显得格外高大。远处的山脉如同丹色的峡谷一样壮观,而那层层叠叠的翠绿山峦似乎隐藏着一片神奇的天境。蜿蜒流淌的河流穿过无数世代,为村庄带来了生机与繁荣。四周被树木环绕,形成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画卷。虽然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我打算到云仙宗去隐居,那里风景优美,环境幽静。 你的才艺很高超,能胜任这样的隐居生活。 你挥舞着彩笔在青云中书写诗句,朱门深院里雪白如玉。 烟霞丛桂映衬出你那淡雅的风采,风月古松映衬出你那高洁的品性。 我们即将分别,我在春城送别你,相思之情难以言表。 注释 1. 寄云仙宗室: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欲隐居云仙宗的诗作。 2. 幽栖吾欲问: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隐居的想法。 3.
卢锻,字百鍊,是明代著名诗人。 卢锻的生平资料相对简洁,但提供了其作为一位文人的基本框架和背景。他生于明朝的陆丰人,在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成为贡生,并在廷试中被授予兵部主事的官职。这些信息虽然不多,但足以勾勒出卢锻的基本轮廓,为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打下基础
黎邦琛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人。黎邦琛,字君献,是明代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黎邦琛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背景和身份地位。作为民表少子的后代,他出身于番禺一个有着良好文化传统的家庭。在明代的文人群体中,黎邦琛是一个贡生,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人。这一身份说明他在学术和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力。 黎邦琛的作品主要收录在他的《番禺黎氏存诗汇选》中
钟昌,字继文。 东莞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 初授广西阳朔知县,神宗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升户部主事,转员外郎,擢郎中。 出任常德知府。 服父丧归,起补彰德知府,历官福建盐运使、山东右参政、云南按察使,累官布政使。 以病乞休,加太仆卿,致仕。 年七十卒。 有《碧松馆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生卒年:?-
黎觐明,字辑五,是明代的诗人。 字辑五,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明代黄登的《岭南五朝诗选》卷四。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现存于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