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之,原名黎崇敕,明代诗人
黎崇敕,字铭之,后改名崇勋,字纶阁。
番禺人。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举人。
有经济才,会征钦州瑶,中丞戴耀署崇敕赞画军务,甚器重之。
然性亢爽,不乐下人,为忌者所中,几不免。
归筑文水居读书以终。
有《文水居集》。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有传。
生卒年:?-?
铭之,原名黎崇敕,明代诗人
黎崇敕,字铭之,后改名崇勋,字纶阁。
番禺人。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举人。
有经济才,会征钦州瑶,中丞戴耀署崇敕赞画军务,甚器重之。
然性亢爽,不乐下人,为忌者所中,几不免。
归筑文水居读书以终。
有《文水居集》。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有传。
生卒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给出译文,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给关键的词语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理解分析作答。 本题中,“美人为政有辉光”的意思是:美女治理国家很有光辉。“八月乘槎指灌阳”的意思是:八月乘坐木筏指向灌阳(南宁)。“牧守风流新外吏”的意思是
抵京陆比部刘国博朱缮部王行人伊文学过集旅馆 萍踪三载别,尊酒慰重过。 以我青藜杖,悬君白玉珂。 低枝藏鸟语,残漏咽笙歌。 雅会须拚醉,良宵有几何。 注释 - 抵京陆比部:抵达京城后,遇见了陆比部的刘国博。 - 朱缮部:遇见了负责修缮工作的朱缮部王行人。 - 伊文学过:与伊文学交并度过一段时光。 - 萍踪三载别:诗人形容自己像浮萍一样,三年来四处漂泊,此次分别。 - 尊酒慰重过
【注释】 柬周公瑕:柬,敬词,向某人致敬。 风流儒雅可谁论?久识周郎道独尊。 风流儒雅:指文才出众,风度翩翩。 谁:何人。 论:评论。 久:很久,长久的时间。 识:认识。 周郎:三国时周瑜字公瑾,因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被誉为“美须髯,雄姿杰出”的周郎。后泛称有才能的人为“周郎”。这里指周公瑕。 道:这里指才德。 独尊:独树一帜,卓然自立。这里指周公瑕的才德高超,与众不同。 垂垂
诗句解释: 1. "芳讯依然大雅存" - 表示虽然岁月变迁,但美好的消息(可能是军事胜利或某种成就的消息)仍然存在。 2. "重劳倾盖过丘园" - 形容再次受到恩惠或邀请,像过去一样被重视和尊敬。 3. "自怜马援标铜柱" - 引用马援在边疆立下功勋的典故,表示自豪和自勉。 4. "长笑班超入玉门" -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将领,他的故事中曾提到进入西域的玉门关,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抱负和努力。 5.
【赏析】 此诗当作于诗人出为广州刺史时。 首联“季美一何旷”。朱季美,即朱滔,字延叔;朱滔是唐末藩镇割据之一。当时朱氏父子占据今山西、河北一带,朱滔自称魏王。朱滔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他与诗人交好,常在诗中互相唱和(见《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九)。 次联“幽栖越水傍”。越地古称吴越,故又称吴地。吴越地处江南,山清水秀。诗人隐居吴地,正是想避开尘世纷争,远离官场是非,寄情山水,以求清静超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句的删改,如有删改应判断被删去的内容与诗中原句是否相符,然后观其改动前后的句子的意思,看所改之处是否符合诗句的原意,同时要关注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项。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赏析”,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手法特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 “离合吾徒事,何因此别难。”诗人在分别之际
飞来寺 飞来宫殿异云间,势压嶙峋瞰碧湾。 - 注释:飞来寺坐落在云端之中,其气势雄伟,凌驾于周围嶙峋的岩石上俯瞰着碧波荡漾的海湾。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飞来寺的地理位置和宏伟壮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它的超凡脱俗和壮丽景色。 选胜几悬中宿梦,寻芳嬴得片时闲。 - 注释:在寺庙中游览,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而寻找美景、欣赏花朵,则让我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 赏析
注释: 1. 南旺山河是旧游,相逢何幸此登楼。这句诗的意思是“南旺的山水曾经是我熟悉的旧地,今天能在这里与您重逢,真是太幸运了”。 2. 孤台远带千峰色,一水中分两地流。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座孤独的山峰远远连接着千座山峰,河水从中间分开流向两个地方”。 3. 石畔葵榴侵客袂,门前杨柳系仙舟。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石头旁边,葵花和石榴正在侵扰着我的衣袖;在门前,杨柳正在系着我的小船”。 4.
【注释】: 三水:地名。在今广西桂林市。公馆:官邸,指邓大理的宅第。何蒙谢三孝廉:何蒙和谢三,都是作者的朋友。夜谭:夜间交谈。祝明府:指作者的朋友邓明府。送酒至:邓明府送来美酒。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朋友何蒙、谢三等夜谈之时。诗人以“此夜成良会,高歌海月间”二句开篇,点出主题——即席饮酒。次二句“近城惟一驿,隔水有千山”,描写了当时的情景。第三句“地主虽多兴,吾生且未闲”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懋权。 魏允贞弟。 与无锡顾宪成、漳浦刘廷兰均乡试第一,又同举万历八年进士,时称“庚辰三解元”。 授太常博士,擢吏部稽勋主事,调考功。 在官砥砺名节,对执政多所纠弹。 未几卒。 有《魏仲子集》。 生卒年
钟渤是明代的诗人,字元溥,号东冈,生于1447年至1528年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著有《东冈集》而闻名。下面将详细介绍钟渤: 1. 生平经历 - 钟渤出生于东莞,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进士及第、任官吏部、调刑科等职位。他在任官吏部期间,曾弹劾宦官不法行为,并查办山西库银盗失案,显示出他的正直和才能。 - 钟渤在仕途上虽有起伏,但他最终得以晋为大中大夫。他在世宗嘉靖二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