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颋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以五古为主,兼工书、画。
申颋(1628—1694),字敬立,河北永年人,是申涵煜的儿子,也是一位副贡生。他在诗坛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也展现在他对书画艺术的精湛技艺。他的作品多已散佚,但仍能从《耐俗轩诗集》中窥见其风采。
关于申颋的诗歌创作,有一首名为《凤凰咏》的作品流传至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凤凰这种神秘而高贵生物的向往和感慨。诗中写道:“凤凰不出世,徘徊念九州。必逢舜与文,始肯一来游。”。通过这四句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除了《凤凰咏》,申颋还有《大鹏咏》《箕亭坐月》等作品传世。其中《大鹏咏》描绘了大鹏鸟扶摇直上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向往自由的精神。《箕亭坐月》则描绘了夜晚月夜下的景象,通过幽静的竹林与遥远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两首作品均显示了申颋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申颋作为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和情感表达,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佳作,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