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万,原名李基和,清代诗人
李基和(字协万,一字梅崖)是清代的诗人。他出生于康熙十二年,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经担任江西巡抚,并在任内表现出了高尚的风节。
李基和不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政治背景的人物。他的诗作中不乏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他在《过鹤汀侍读斋以董文敏画》中写道:“春风几度系人思,那堪幕府分麾日,重溯旗亭画壁时。”表达了对往昔知交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协万,原名李基和,清代诗人
李基和(字协万,一字梅崖)是清代的诗人。他出生于康熙十二年,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经担任江西巡抚,并在任内表现出了高尚的风节。
李基和不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政治背景的人物。他的诗作中不乏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他在《过鹤汀侍读斋以董文敏画》中写道:“春风几度系人思,那堪幕府分麾日,重溯旗亭画壁时。”表达了对往昔知交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注释】 过鹤汀侍读斋以董文敏画:在侍读学士的斋室中观赏董其昌的画作。侍读学士,官名,为侍从之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董文敏,即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世称“董香光”。 晓雨初晴烟未收,江云一带引轻舟:早晨的一场雨刚刚停,天边还留着淡淡的余烟,江面上雾气朦胧,远处有几只渔船正在江上悠闲地划行。“晓雨初晴”说明天气晴朗
诗句原文: 牧仲中丞来诗感三十年前知交零落读之黯然再寄三首 其一 记听双鬟杨柳词,春风几度系人思。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听到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称呼,指歌妓或舞女)演唱的杨柳词后的感受。杨柳词通常指以《杨柳枝》等曲调填词的歌曲,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作者有交情的人所唱的曲调。"春风几度"表达了春天多次来临而带来的对旧友的思念之情。"系人思"则暗示了这种情感是深深根植于心,难以割舍的。 译文:
【注释】 牧仲中丞:指张牧仲,字牧仲,号竹坡。唐时为相,因称宰相为牧伯、中丞。后以之为官衔或赠官衔。中丞:御史中丞的省称。知交零落:朋友离散。傲骨昂藏:意指志节高洁。黑头归早卧林泉:谓年纪尚轻就退隐了。读他如练澄江句:意指读张籍诗“水色深如海,秋花冷似沙”句,感到心潮激荡。宣城:指张籍,字文昌,宣城人。又数年:几年后。 【译文】 傲然自持志节高尚只为自己感到怜惜年老归隐山林早早睡去。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来分析理解,注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和意象。 “光寒于水连天接”,意思是月光如水般清凉,一直洒到了天边。“光”字是关键词,是关键句,是整首诗的起兴之笔,为下面的描写铺垫背景。 “色白如霜满地铺”,意思是月光皎洁得就像霜一样覆盖了大地。“色白”是关键词,是关键句,是整首诗的重点部分,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象。 “谁画雁门今夜里”
柳絮 孤负当年咏雪人,沾泥糁径总成尘。 却怜一样风吹去,偏是飞花堕锦茵。 注解: 1. 孤负当年咏雪人:诗人曾经赞美过像咏雪人一样的高洁品质,但如今的柳絮却辜负了他的期待,沾满了泥土和沙砾,最终化为尘土。 2. 沾泥糁径总成尘:柳絮被泥土和沙砾覆盖,随风飘落,最后都变成了尘土。 3. 却怜一样风吹去:虽然柳絮被风吹走,但它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像那些被风吹走的雪花一样。 4. 偏是飞花堕锦茵
【注释】: 登代郡城晚眺:登上代郡(今山西大同)的城池,傍晚时分远眺。 西风落日声飕飕:西边的风和落日发出的声音很响。 风吹沙起边人愁:风刮起了沙漠,让人感到忧愁。 黄云片片下溪谷,雁门木叶零清秋:黄色的云朵一片片地飘落在山间小溪的两岸,雁门关一带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 飞狐句注老雕窟:飞狐口句、句注是地名,老雕窟指的是险峻的地方。 健儿习射来山头:健壮的年轻人擅长射箭,从山上走来。
【释义】: 寄赠宋牧之的诗。首句写五朵彩云,喻指宋牧仲;次句写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追念;三句写滕阁、庐山的名胜古迹,暗含宋牧仲对这两个地方的了解;末句写对宋牧仲的希望。 【赏析】: 《寄宋牧仲》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给友人宋牧仲的一首词。此词以“天际郇云”开篇,寓有深意。作者以彩云象征好友,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追寻去日等飞埃”,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念之情。“空吟滕阁风流句,谁识庐山面目来
【注释】 龙兴寺,在浙江杭州。雨花堂联,即《龙兴寺雨花堂联》,为清康熙帝题写,共四句。第一句“云笼夜月”:指天空中云雾缭绕,把月光遮掩得不露半点,形容夜色浓重;第二句“鸟宿秋林”:指树林里鸟儿停歇栖息,形容秋夜寂静而宁静的景象;第三句“亦放参”(也放声歌唱):这里“亦”通“抑”,表示委婉、婉转的语气,“放”,放开声音;第四句“亦放参”:与前句同义,即放声高歌。 【赏析】 此联以对仗工稳著称
注释:画卷中的渺渺河山宛若一幅画,暮云岑寂野烟孤。同游嵇阮的归去何处,太息黄公旧酒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知交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辽阔的河山宛如一幅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诗人在暮云岑寂、野烟孤寂的景象中,却感到岁月无情,昔日的朋友都已离去,只留下深深的思念。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一起出游的情景,如今都已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酒杯和黄公垆
【注释】: 春日迟迟:春天来了,但天气还很暖和。迟迟,慢慢地;阑,完。 愁怀欲放又难宽:愁绪缠绕心头,想放也放不下。 弃余久已如鸡肋:丢弃的东西已经很久了,好像鸡的肋骨一样。 知味何须食马肝:懂得品味的人何必要吃马肝呢? 庭树两年根较固:庭院中的树木已经两年了,根扎得比较深。 笼禽数语韵多酸:笼子里的鸟说几句话,声音很酸。 涧阿有约谁归去:涧边有约定谁回去呢? 寤寐无忘为考槃
李友泉,字筱庵、少庵,自宅题名:云山晓翠楼。 台北市人,日治时期在台北市永乐町三丁目廿四号开设「李保生药行」〖参考(1)林钦赐《瀛洲诗集》,台北:光明社,1933。 (2)黄洪炎《瀛海诗集》,台北:台湾诗人名鉴刊行会,1940。 〗。 编者自《友竹行窝遗稿》、《瀛洲诗集》、《瀛海诗集》收录诗作计七首。 (杨永智撰) 生卒年:?-
李尚迪(1803-1865)是清代朝鲜诗人,字惠吉,号藕船。他出身于世族译官家庭,往来中朝两国之间十余次,与清代文人、学者有着广泛的交流。 李尚迪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文体,其中《恩诵堂集》收录了他在华期间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他的词风直溯木玄虚,表达了对故乡山川的眷恋之情。此外,他在戍楼西去月如弓的诗句中,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