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笼夜月原无碍;鸟宿秋林亦放参。
【注释】
龙兴寺,在浙江杭州。雨花堂联,即《龙兴寺雨花堂联》,为清康熙帝题写,共四句。第一句“云笼夜月”:指天空中云雾缭绕,把月光遮掩得不露半点,形容夜色浓重;第二句“鸟宿秋林”:指树林里鸟儿停歇栖息,形容秋夜寂静而宁静的景象;第三句“亦放参”(也放声歌唱):这里“亦”通“抑”,表示委婉、婉转的语气,“放”,放开声音;第四句“亦放参”:与前句同义,即放声高歌。
【赏析】
此联以对仗工稳著称,且语意深长。上句“云笼夜月”,下句“鸟宿秋林”,上下两句都用了“笼”和“宿”两个动词。“笼”字用得巧妙,它不仅描绘出月光被云雾所遮蔽的情景,而且使月光的朦胧更添一层神秘色彩。同时,这一句还写出了月光的明暗变化,从而衬托出夜晚气氛的静谧。“亦放参”,既点出了鸟儿鸣叫的声音,又表现了秋天夜晚的宁静。
“云笼夜月”、“鸟宿秋林”两句,都是写景,但诗人巧妙地将景物与心境相融合。“笼”字暗示了诗人心情的压抑,而“亦放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舒畅。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使得整幅对联既有意境深远,又有韵味无穷,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