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慎仪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采齐,号石兰,又号鉴湖散人,大兴人。
胡慎仪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诗作以七言律诗为主,内容涉及自然风光、生活琐事以及情感抒发等。如《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胡慎仪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采齐,号石兰,又号鉴湖散人,大兴人。
胡慎仪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他的诗作以七言律诗为主,内容涉及自然风光、生活琐事以及情感抒发等。如《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注释】 端溪:在广东肇庆。羚羊峡:在广东肇庆北,为漓江的支流。 西行:向西行进。过:经过。 千峰叠回环:千峰重叠环绕。 一水何深浏:一条水多么深远。 津:渡口。三五家:两三家人。 岩石凌空虚:岩石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如配偶:像夫妻一样。 老坑生奇质:古老的坑穴生出奇特的质地。 鬼神日夕守:神灵鬼怪日夜守护着它。 鸲鹆眼难逢:杜鹃鸟的眼睛很难见到。 蕉叶贵清厚:蕉叶很珍贵,因为其质地清纯厚重
【解析】 此诗写舟行遇风遇雨的艰难,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苦闷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句“逆水行舟嫌道远,旅人闷对难消遣”。逆水行舟,是说旅途艰难,诗人感到路途遥远;“旅人”,指的是自己。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第二联,“倏忽之间风暴来,遥望高山黑云卷。”这两句写诗人在舟中突然遇到暴风雨,看到远处山峰上浓密的黑云正在迅速蔓延。 第三联,“一霎船颠如簸扬
在岭南道中的诗句赏析如下: 1. 诗句原文: 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 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 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 如何千树云,不是昔时春。 2. 译文解析: - 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形容一行人中携带的棺材数量之多,暗示着旅途的艰难和危险。 - 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通过长时间的流泪清洗面容,反映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 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
注释: 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 古渡扁舟,横系在、柳荫深处。视西风、泖湖秋早,挂帆归去。一片斜阳萦岸曲,半湾流水沿门住。把鱼竿,独坐自忘机,盟鸥鹭。 频领略,烟霞趣。寒复暖,朝还暮。趁箕踞长啸,逍遥寰宇。茅屋春深鹤梦老,金炉香袅琴心古。劝垂纶,莫漫向衡门,栖迟误。 译文: 古渡上扁舟横系,停泊于柳荫深处。看着西风吹来,泖湖秋景已到初秋。挂起帆篷回家。一片斜阳映照着湖岸曲折,半湾流水沿着门扉流淌
客途新柳 金缕毵毵舞态新,额黄初试正宜人。 参差灞岸含朝露,掩映章台报早春。 青眼慵舒还是梦,修眉未展画难真。 风流绰约谁能似,张绪当年最得神。 注释: - 金缕:金色的丝线,这里形容柳树的枝条像金色的丝线一样细长。 - 毵毵:形容柳条垂落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 额黄:指女子额头上的黄色发饰,也用来指代女子。 - 参差:长短不一的样子。 - 灞岸:灞水边,泛指河边。 - 掩映
岁暮 岁暮,即年终。崔寒景:寒冷的天气。崔,同“催”,寒冷之意。 凄然自掩扉(lí):独自关上门。凄然,形容心情凄凉。 眼花看字小:指视力不佳时难以看清字迹。 身瘦觉衣服:感觉身体消瘦,衣服也显得紧了。 异地人情薄(bó),家乡鱼雁稀(xī):在异地他乡,由于彼此之间关系疏远,所以人情淡薄;而家乡的亲人朋友难得见面,书信往来也不多。 一心无着处:心中没有可以寄托的地方。 空复忆庭闱(wéi)
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 章城何幸遇仙俦,会向江楼纪胜游。 一片夕阳红蓼岸,数声渔笛白蘋秋。 西山雨过烟光碧,南浦风翻雪浪浮。 自愧暂依乔荫下,敢同兰桂占先筹。 注释: 1. 章城何幸遇仙俦:意思是在章城遇到了如此荣幸的伴侣。 2. 会向江楼纪胜游:意思是将会在江楼中共同纪念这次美好的旅行。 3. 一片夕阳红蓼岸:意思是一片夕阳下的蓼花映红了岸边。 4. 数声渔笛白蘋秋
古渡扁舟,横系在、柳荫深处。视西风、泖湖秋早,挂帆归去。一片斜阳萦岸曲,半湾流水沿门住。把鱼竿,独坐自忘机,盟鸥鹭。 频领略,烟霞趣。寒复暖,朝还暮。趁箕踞长啸,逍遥寰宇。茅屋春深鹤梦老,金炉香袅琴心古。劝垂纶,莫漫向衡门,栖迟误
倪在田,字子新,号刍轩、苕村、荒江钓者,清江苏江都(今扬州)人。 室名枯生松斋,著有《扬州禦寇录》三卷、《续明史纪事本末》十八卷、《枯生松斋集》等。 其中《续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经台湾银行收录为「台湾文献丛刊」第133种。 生卒年
唐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字汝立,号稚芙,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情感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可观,更在质量上得到了认可,其中多篇作品如《黄河》和《老木》等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