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长,原名徐元梦,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5,卒于公元1741
清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字善长,号蝶园。
康熙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侍讲,累擢为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雍正间,署大学士充《明史》总裁,调户部尚书。
以翻译本章错误及在浙江时失察吕留良著作事降官。
乾隆帝即位,命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与鄂尔泰、福泰掌管编辑《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卒谥文定。
生卒年:1655-1741
善长,原名徐元梦,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55,卒于公元1741
清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字善长,号蝶园。
康熙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侍讲,累擢为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雍正间,署大学士充《明史》总裁,调户部尚书。
以翻译本章错误及在浙江时失察吕留良著作事降官。
乾隆帝即位,命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与鄂尔泰、福泰掌管编辑《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卒谥文定。
生卒年:1655-174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名句。 诗句释义: 1. "送友人出使塞外" - 描述的是一幅送别的画面,友人即将前往边陲之地(塞外)。 2. "许国才年少" - 此句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许国才可能指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他选择在年轻时即投身于国家大事(如边疆戍守),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 3. "胡为绝塞行?" - 这是问句,表达对友人此行目的的好奇
诗句释义: 君到居庸北,应怜一雁回。沙平疑地尽,山豁讶天开。落日重关闭,秋风万马来。勉旃从此役,莫上望乡台。 译文: 当你抵达居庸关以北时,我不禁会怀念你离去的身影,正如那孤雁归巢般令人心碎。眼前的沙地似乎延伸到了天际,群山之间仿佛打开了天空的门户。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际;秋风中,无数战马奔腾而来,仿佛要冲破天际。请记住,这是一场出征,请不要登上那望乡台上的高处,那里离家乡更远。 赏析:
注释及赏析 - 雉堞连山起:雉堞指的是古代城墙上用于防御的矮墙,通常由青砖或石块砌成。连山起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峦,此处形容城楼周围群山环绕的景象。 - 登临亦壮哉:登临意味着登上高处以欣赏风景或进行某种活动,此处表达了登高望远时的豪迈心情和壮阔景色的感受。 - 一声南雁去:南方的雁鸟南飞是秋季的象征,这里用“一声南雁去”来描绘时间的流逝或季节的变迁。 - 万里北风来:北方的寒风代表冬天或严冬
译文 深夜里,思念你使我愁绪难断,寂寞地躺在空荡的床铺上。 白昼里,思念你让我痛苦不已,岁月如箭匆匆逝去。 时间一长一短,都只能自己体会,永远无法停止对你的思念。 登上高楼放眼远望,只见杨柳依依,堤岸旁垂。 黄鸟欢快地鸣叫,声音悦耳动听却充满了悲伤。 听到这些,我内心不禁悲从中来,仿佛春天的风拂过我的罗袖。 春风突然转变,使我们的离别之情愈发深切。 我绣成锦字寄给远方的亲人,但亲人已远隔山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才名久已动中原,归卧东山道更尊。 - 译文:我的才名已经震动了中原,我现在隐居在东山,地位更加尊贵。 - 注释:这里的“才名”指的是名声和才能。“东山”是作者隐居的地方,也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动中原”表示名声远扬。 2. 座上何人争刻烛,花间无日不开尊。 - 译文:座位上的人们争相点蜡烛,花丛中没有一天不喝酒。 - 注释:这里的“争刻烛”形容宴会气氛热烈
【注释】: ①羲文:指王羲之。羲文,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字。 ②居庸地:地名。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县境,有古长城遗迹。③苦辛:困苦艰辛。④风沙随去马:形容塞外荒凉的景象。⑤雨雪滞行人:指天寒路阻,难以行进。⑥地阔军民少:指边疆辽阔,但民众稀少。⑦率土尽王臣:意为天下都是皇帝的子民。 【赏析】: 此为送别诗。诗人王羲之在送别的同时,对友人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祝愿。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朋友出征
【解析】 “许国年方少”意思是:你正值青春年华,有报国之志。“凭虎节”意思是:手握朝廷所赐的节杖(符节)。 “燕然山畔石”意思是:燕然山上有块石头,是当年班超登临并刻下名姓的地方。“到日好题名”意思是:到了那一天,请把名字刻在这块石头上。 【答案】 《送友人出使塞外》 许国年方少,看君绝塞行。 一身凭虎节,匹马出长城。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剑明。 燕然山畔石,到日好题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青门:即长安东面城门。千树:指树木繁多,落日衔:指太阳西沉时。寒流抱:指河水在冬季结冰,抱起村庄。黍稷、鸡豚:都是庄稼作物,这里泛指农作物。父老:年高德重的老者。将军猎骑繁:指将军的马队多而壮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郊行的诗。首联写诗人偶因寻客去,骑马出青门;颔联写太阳西沉时,夕阳把余晖留在树林里,寒流把寒冷送到一村中;颈联写田家收割庄稼,场圃里散放家禽家畜,农民们忙碌着收获
徐樾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极具特色和影响力。下面是关于徐樾的介绍: 1. 基本介绍:徐樾,字电发,号虹亭、拙存,又号菊庄,晚号枫江渔父。他出生于江苏吴江(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是清代词人、官员、藏书家。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如《奉答李子璈见怀》、《与秦稚樵张春泉江叔海至望江楼》等,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 2. 个人经历
清代诗人孙勷,字子未,号莪山,又号诚斋,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是康熙乙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和通政司参议。他的诗歌作品收录于《鹤侣斋集》三卷中。 孙勷的生平与文学成就在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还曾担任过朝廷中的高官。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