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才年少,胡为绝塞行?
一身凭汉节,匹马出长城。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剑明。
燕然何处所,石上自题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名句。
诗句释义:
- “送友人出使塞外” - 描述的是一幅送别的画面,友人即将前往边陲之地(塞外)。
- “许国才年少” - 此句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许国才可能指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他选择在年轻时即投身于国家大事(如边疆戍守),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
- “胡为绝塞行?” - 这是问句,表达对友人此行目的的好奇,可能是关于为何要离开家乡到如此边远的地方去。
- “一身凭汉节” - “一身”表示全身或身体,”汉节”指汉朝时期的符节,古代用来证明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这里可能是指友人身负国家的重任,象征着他的身份和责任。
- “匹马出长城” - 描述了友人骑着马离开的场景,”长城”是中国北方的一道重要防线,此句强调了出征的艰难与豪迈。
-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剑明” - 通过描绘夜晚月色和霜花的景象来衬托友人内心的坚定和孤独。”月色”和”霜花”都是寒冷的元素,而剑则显得锋利明亮,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
- “燕然何处所,石上自题名”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豪情壮志。“燕然”可能是指燕然山或者燕然楼等地名,也可能是比喻某种目标或成就。“石上自题名”意味着友人在到达边塞后,会在石头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作为纪念。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能有所建树,留下自己的足迹。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年轻有为者赴边塞的豪迈气概和对国家忠诚的情感。诗人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场景中。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勇气和决心,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