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
韩邦奇弟。
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
授工部主事。
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
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
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
遂乞归。
抵家病卒。
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生卒年:1488-1523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
韩邦奇弟。
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
授工部主事。
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
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
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
遂乞归。
抵家病卒。
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生卒年:1488-1523
寄杨侍御师文 逐客地虽僻,故人情不疏。 已劳千里驾,复睹数行书。 别思梅花后,春风蕙草初。 江亭一杯酒,何日话相于。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逐客地虽僻,故人情不疏: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的地理位置偏僻,但当地人对他却并不疏远。这里的“逐客地”指的是诗人被贬谪的地方,通常指边远或荒凉之地;“故人情不疏”则表达了尽管身处偏远,但当地人仍保持友好关系,没有因距离而疏远。 2. 已劳千里驾
译文: 傍晚时分,我坐在高高的山峰上。遥望着夕阳的余晖,高原上的秋色显得更加幽深。天风从何处吹来?它轻轻拂过我的芳树林。寒冷的秋蝉发出悲凉的歌声,蟋蟀随之起舞,奏出凄凉的曲调。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已渐渐老去,霜露也在一天天加深。心中满怀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恐怕会打扰到您的心情。请您端起这杯酒,为我排忧解难。 注释: 1. 遥峰罗夕日:遥望远方的山峰,晚霞映照在峰顶。 2. 高原蔼秋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内容涉及宫廷生活和女性命运。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鸾驾常操内教场,何曾汤火试红妆。 - 皇帝的车驾常常在皇宫的内教场上练习,而从未尝试过用火来煮食物。 2. 茶饭每排新寺里,不用明眸兼皓齿。 - 宫女们每天都要在新开的寺庙里用餐,不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 3. 空有娼家色艺高,随人望幸亦徒劳。 - 尽管她们家的女子姿色艺技很高
【诗句释义】 江南在七月份莲花已经盛开,江上的姑娘们正在采莲。她的脸庞如同秋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美丽,她的歌声就像春天的波浪一样欢快。 【译文】 江南七月莲花开,江上女儿采莲来。桃颊双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台。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江南七月莲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采莲少女的美丽与歌声。江南的夏天,荷花盛开,姑娘们在江上采莲,她们的脸庞如同秋天的阳光,歌声如同春天的波浪,美丽动人。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霜天晓角·梅》中的诗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和赏析: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 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 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崖紫雪飘。 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 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 窗前度曲通真诀,灶下修丹悟浪烧。 飘飘翠袖空中举,白日于飞作仙侣。 骑鹤双双阆苑来,乘虬两两天台去。 缑山初月似梳明,洛水清波杂佩声。
长安宫女行 我曹岂是无倾国,闻道君王不重色。 宫禁幽深谁不知,踪迹民间颇堪测。 汉家多欲称武皇,玄宗好色闻李唐。 卫氏门前夸揖客,杨钊海内无三郎。 主上今来十四年,刘瑾朱宁并擅权。 往时势焰东厂盛,近日威名游击偏。 丘张谷马纷纷出,那有皇亲得向前。 又闻亲受于永戒,大荤不御思长年。 更宠番僧取活佛,似欲清净超西天。 君王贱色分明是,那用当时诏旨传。 当时陕西有廖大,此事恐是兹人专。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长安宫女行 释义: 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唐代的都城。宫女,指皇宫中的女官。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描述唐朝宫女的生活或表达对她们命运的同情。 译文: 谁家的女儿愿意成为朝见皇帝的宫人,却只能在这世上沦为低贱的人。朝中高官们气焰嚣张,就像老虎一样。当朝廷有空缺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地填补。近来有人上奏请求放免后宫里的宫女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开门称太贵。 为道君王游幸势,选取娇娥观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人三四五。 仓皇欲去那肯留,天曙犹相将同行。 平昔娇痴傍母旁,黄昏不敢出前房。 如今何处寻归路,似堕渊海身茫茫。 四更未绝五更连,父母相随太府前。 顷刻回头同伴至,亦有爷娘各惨然。 虽同闾里不曾亲,那得相逢及此辰。 清泪俱含未妆面,愁魂欲倾欲倾身。 天明却转双轮疾,送我城东坐官室。 生来咸宁目中谁
《探莲曲》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诗歌,诗人韩邦靖通过描绘江南七月莲花开时,江上女子采莲的情景,抒发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芙蓉苑外金鞍度:芙蓉苑外,指的是美丽的荷花池边,金鞍度则意味着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儿经过。这一句描绘了一个男子骑马经过的美丽景象。 2. 杨柳堤边玉骑过:杨柳堤边,指岸边生长着杨柳的地方,玉骑过则形容女子如同美玉一样经过
解析: 第一句:“南山有虎不避贤,君乃以手摩其颠。” - 注释: 南山上出现了一只猛虎。 - 关键词: 南山、虎、不避贤 - 赏析: 此句通过“南山有虎”这一形象,描绘出一个危险但同时充满机遇的环境,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存在着某种危险或挑战。 第二句:“北山有鸟文彩鲜,君之毛羽何翩翩。” - 注释: 北方的山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鸟儿。 - 关键词: 北山、鸟、文彩鲜、毛羽翩翩 -
元代的杰出诗人顾德润,字均泽,号九山,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顾德润以其丰富的诗词创作和深刻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其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顾德润的生平资料较为简略,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元仁宗延佑末前后活跃。他以九山为号,松江人,具体出身背景不详。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通过《录鬼簿》等文献流传下来,展示了其文学才华。 2. 文学贡献:顾德润的作品集被收录于《太和正音谱》
朱由检,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之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 朱由检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 韩邦奇弟。 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 授工部主事。 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 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 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 遂乞归。 抵家病卒。 有《朝邑志》、《五泉诗集》。 生卒年
傅翕是唐代的诗人。以下是对傅翕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本名与字:傅翕,字玄风。 - 号与别号:他的号为善慧,又称鱼行大士、双林大士等。 2. 生平经历 - 籍贯:傅翕,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 - 生卒年:傅翕的生卒年份不详,但去世于569年。 3.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傅翕古诗词大全收录了116首诗,其中包括《四相诗》(其一)等作品。 -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