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愿作朝天户,此世空为堕地人。
中朝高官气如虎,朝廷有阙争拾补。
近时叩阙谏南巡,何不上书放宫女。
先朝罢殉有故事,万一官家肯相许。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长安宫女行
释义: 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唐代的都城。宫女,指皇宫中的女官。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描述唐朝宫女的生活或表达对她们命运的同情。

译文: 谁家的女儿愿意成为朝见皇帝的宫人,却只能在这世上沦为低贱的人。朝中高官们气焰嚣张,就像老虎一样。当朝廷有空缺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地填补。近来有人上奏请求放免后宫里的宫女,为什么不上书给皇上,让这些宫女得以自由?从前的先朝已经废弃了殉葬的旧例,万一当今的皇帝能够同意,那么这些宫女的命运或许会有所改变。

赏析: 李贺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此诗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封建制度的残酷。诗中的“朝天户”和“堕地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宫廷中尊贵的人物,后者则代表了被压迫的普通女性。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悬殊,也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中朝高官气如虎”,这既形容了那些权贵们的气焰嚣张,也暗示了这些人物背后的腐败和贪婪。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前朝废除了殉葬制度,或许现在的宫女们能够得到一些释放的机会。这种设想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革的期望和对现实不满的情感投射。

李贺以一个开放的问题结束全诗:“何不上书放宫女?”这不仅是对现状的质疑,也是对权力的质疑。它呼吁人们思考如何在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能给予那些无辜之人以生存的空间。

这首诗通过对宫女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力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同时也反映了李贺作品中常见的悲剧色彩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