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伯,原名常清,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65
清代诗人常清,字梅伯,号复庄,别号大梅山民。
这位清浙江镇海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道光十四年时考中举人。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经史百家以及道藏、释典等各类典籍。常清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如其《寻梅》一诗中“闻说山头寺,春风到野梅”便展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梅伯,原名常清,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65
清代诗人常清,字梅伯,号复庄,别号大梅山民。
这位清浙江镇海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道光十四年时考中举人。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经史百家以及道藏、释典等各类典籍。常清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如其《寻梅》一诗中“闻说山头寺,春风到野梅”便展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注释】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署中即事:指在官署中的所见所闻。棠梨:梨的一种,味酸,皮厚。萧疏:稀疏、不密集。暝色:傍晚时分天色渐暗。饧管:一种食品,形似竹筒。啼老春光怨杜鹃:指杜鹃鸟叫声催人老去,春天已过。庭花诸般种:庭院里的各种花草种子。 【赏析】 《寒食署中即事》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所见所感。诗中用“寒食”点明时令
诗句释义 1 寻梅:在寻找梅花。 2. 闻说山头寺:听说山头的寺庙中种植有梅花。 3. 春风到野梅:春季的和风带来了野外的梅花。 4. 入林樵径转:进入山林中的小路,路径弯曲曲折。 5. 照眼暗香催:香气浓郁,令人目不转睛。 6. 翠萼倚残壁:绿色的花萼(花瓣)依附在破损的墙壁上。 7. 疏花坼古苔:稀疏的花丛中,有古旧的苔藓。 8. 平生泉石趣:一直以来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追求。 9.
清代诗人常清,字梅伯,号复庄,别号大梅山民。 这位清浙江镇海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道光十四年时考中举人。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经史百家以及道藏、释典等各类典籍。常清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如其《寻梅》一诗中“闻说山头寺,春风到野梅”便展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张炯是清代著名诗人,字季和,号星斋,是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张炯的诗作《途中杂咏》中,有“隔生仙骨本难如,幻迹流传属子虚。”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虚幻与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其中“隔生仙骨”可能指的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而“幻迹流传属子虚”则是指那些看似真实却无根无据的事物或经历,暗指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批判态度。 张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为理解其诗歌提供了重要视角
张宗泰是清代的诗人。 张宗泰(1750—1832),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清朝的鼎盛和衰落,乾隆五十四年拔贡生,后历任天长、合肥教谕,并在公余之余从事著述工作。他的主要贡献在地方志修编方面,例如在天长修县志,并有《质疑删存》等著作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