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清江苏上元人。
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进士,官户部郎中。
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
二人师事桐城派姚鼐,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二十馀年,承姚鼐馀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
诗亦清秀。
晚年主讲扬州书院。
有《柏枧山房文集》。
生卒年:1786-1856
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清江苏上元人。
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进士,官户部郎中。
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
二人师事桐城派姚鼐,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二十馀年,承姚鼐馀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
诗亦清秀。
晚年主讲扬州书院。
有《柏枧山房文集》。
生卒年:1786-1856
钵山余霞阁记 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春
【译文】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我曾在寻找小盘谷时到达那里,当地人有的说没有小盘谷。只有大竹子遮蔽天空,多岔路,曲折宽窄如一,探索之不可穷。听到狗叫声,我急忙赶去,却不见人。 走了五斗米的距离,来到寺庙,叫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种桂为业。寺傍有草径很微小,向南走,于是坠进大谷。四山都是大桂树,随山陂陀。它的样子好似仰面的大盂,空响内贮,磬咳不得他逸;寂静无声,但耳听常满。渊水积焉
【注释】 苏轼的手迹有十四卷,张丑收藏经书数不清的日夜。 蜡笺久为云烟所侵蚀,谁又能欣赏风雨中粉泽的痕迹。 先生(苏轼)真能放开本精微,后人写的文章徒然奔泻。 一宝何期得双绝,四家顿使成三亚。 小乙钩疑是汉代女藏,大横箸向留侯借。 几行补作肥鸦栖,半角残随隙驹谢。 蝇头细跋得蒙叟,骥尾附名甘避舍。 何况余书手同芽姜,使我品题惭杖蔗。 催诗闲受古人忙,得句喜过难韵怕。 汪君汪君慎守宝
书示张生端甫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张端甫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第一联) - 《六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 "为"是用作的意思。 - "稻粱"是指粮食,特别是稻米和黍米。 - "膏"和"脂"都是动物脂肪的俗称,这里用来形容粮食的营养价值。 - 整句的意思是说
这是一首赞美杖的诗,作者通过描写杖的特点,表达了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杖的精神内涵。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春红已退夏绿疏:春天的红花已经凋谢,夏天的绿叶开始稀疏。 2. 黄花未来人意孤:黄花还未盛开,人的心思也显得孤独。 3. 谁欤发艳回春腴:是谁把鲜艳的色彩带给春天,让它变得丰满? 4. 游龙作花红扶苏:游动的龙形花朵,就像红扶苏一样美丽。 5. 髲𩭝八尺堆珊瑚
诗句释义: 6月12日,山谷生日,邵蕙西、舍人、吴子叙、编修张石舟、大令朱伯韩、侍御赵伯厚、赞善曾涤生、学士冯鲁川、主政龙翰臣、修撰刘蕉云、学正及曾亮等十人在寓斋聚会。舍人有诗相赠。 夏幄阴阴四围碧,沉李浮瓜香拍席。 涪翁生日是今朝,七百年逢吾辈客。 此翁翰墨如坡翁,命宫磨蝎应相同。 春风官羊未饱吃,荔支却啖戎州红。 主人诗派江西续,喜借古欢招近局。 槐花韭饼虽已过,黄鸡作羹鹅掌熟。
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叠韵诗 汪均之得其手稿墨迹二首共一纸 纸残一角虞山钱宗伯补以细字叠东坡原韵 苏轼曾经骑鲸遨游,文化成就辉煌如长夜。 传流片纸万牛归,想象挥毫下鸟飞。 细看浓抹如眉阔,不肯任凭奇才任意倾泻。 贬谪宦途虽成蜀党魁,悲歌不作湘累亚。 庙堂无地能容忍他,风月在天随我借用。 经冬山竹碧初老,驻春海棠红未谢。 典窜岂因摹禊帖,遨游自喜依僧舍。 往事真成牛角花,余甘幸比虎头蔗。
【注释】 中秋夜访冷公调不遇:在中秋之夜拜访冷先生,没有遇到。 佳节欢友生,良夜念孤客: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我想念着远方的朋友。 叩门适不遇,惆怅缓归屐:敲门却没有遇到,心中充满了惆怅,只好慢慢走回家了。 天街月舒波,万户闭一白:月光洒满大街小巷,万家灯火通明,但唯独冷府的大门紧闭。 谁家酒兵哄,艳艳烛翻隙:是谁家的酒杯碰撞发出喧闹的声音,明亮的烛光在缝隙中摇曳。 归来儿女哗,对月学扣额
【诗句释义】 君:指姚春木。卒:去世。逾:超过,过了。寄:赠送。赠君诗:即赠姚春木的诗。梦乖元伯:梦见元伯(名不详,疑为作者的朋友或友人)。真惭负:非常惭愧地辜负。书达刘侯:书信送达刘侯。已悔迟:已经后悔太晚。伊洛渊源:指伊、洛二水,在今河南省境内,这里代指洛阳。周士贵:周朝的士人。国朝文献:国家的著作文献。汉宫仪:《汉宫仪》,书名,是研究汉代宫廷制度的书籍。《商遗集》:指王充的《论衡》
张謇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而非现代的诗人。 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五月二十三日戌时,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初二日。他是清末状元,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以及袁世凯政府的农商总长等多种重要职务。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业家,也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
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清江苏上元人。 道光二年 (公元1822年)进士,官户部郎中。 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 二人师事桐城派姚鼐,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二十馀年,承姚鼐馀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 诗亦清秀。 晚年主讲扬州书院。 有《柏枧山房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