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号韫山。
乾隆四十三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充军机章京,为大学士阿桂所倚重。
深憎和珅。
会迁御史,草疏将劾之。
阿桂恐其得罪,使留军机处,依例留直者不得专达封事,乃不得已而止。
工诗古文。
有《韫山堂集》。
生卒年:1738-1798
清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号韫山。
乾隆四十三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充军机章京,为大学士阿桂所倚重。
深憎和珅。
会迁御史,草疏将劾之。
阿桂恐其得罪,使留军机处,依例留直者不得专达封事,乃不得已而止。
工诗古文。
有《韫山堂集》。
生卒年:1738-1798
鹦鹉洲吊祢正平 奸雄龟鼎谋将作,竞致才人入私幕。 陈琳阮瑀何足多,至今齿冷荀文若。 堂堂大汉一祢生,才高气烈操履贞。 孔融荐汉非荐贼,要恃一鹗清朝廷。 老瞒就使能容物,我识祢生不为屈。 渔阳掺挝蹀躞前,慷慨声情光日月。 此心视死甘如茹,不择曹瞒与黄祖。 杀身犹是建安年,埋骨终须干净土。 睫论惟知吊罻罗,文人但赏题鹦鹉。 芳草萋萋远树青,一抔江汉共垂名。 何当配食三闾庙,览揆先教字正平。 注释: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昨日我前往越地的使节,今年则去了汉阳。 - "昨岁" 指的是去年,"今岁" 指的是今年。 - "使于越" 和 "使汉阳" 分别指往南去的越南和往东去的汉阳,两地在地理上属于不同方向但同样重要的地区。 2. 东南两驿的岗亭,如同箭一般快速相追。 - "东南两驿" 指位于南方和东方的两个重要交通站点。 - "飞辔相追翔" 形容交通工具(可能是马车或快马)行驶速度极快。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汉通天台金铜仙人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文成已诛栾大死,武皇长生心未已。 - 文成帝已诛杀了栾大,但武皇帝(汉武帝)的长生之心仍未停止。 2. 黄金仙药两无成,犹进铜盘一杯水。 - 黄金的仙药没有成功炼制出来,但还是送上了一杯酒。 3. 茂陵一闭高台空,突兀仙掌摩苍穹。 - 茂陵的高处平台已经关闭,突兀的仙手摩挲着天空。 4.
秦始皇墓 平生每读《秦本纪》,颇怪始皇脱三死。一不死荆卿匕,把袖袖绝王得起。 再不死渐离筑,实筑以铅仇不复。最后险绝博浪椎,副车一击声如雷。 祖龙岂亦有天幸,三十六年获终令。奈何甫葬骊山隈,戍卒夜叫函关开。 注释: - 《秦本纪》:即《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记载秦始皇一生的重要文献之一。 - 荆卿:指荆轲。他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刺客,曾刺杀秦王未遂。 - 渐离:战国时期著名的剑客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唐朝晚期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代皇帝巡游蜀地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我们来看第一句:“中书已罢张九龄,太守不识颜真卿。”这句话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书省已经罢免了张九龄,而太守却不认识颜真卿。这里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张九龄和颜真卿。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中书省担任过重要的职位
【注释】 行:步行;庐山色暝:庐山傍晚景色昏暗;七夕夕郎归:七夕之夜,郎君归来;引手明河近:牵起袖子靠近银河;回瞻列宿稀:回顾星辰稀疏;新凉生禁树:新凉爽生在皇宫里的树上;余曝入宫衣:我晒的衣服还在皇宫里;天巧宜频乞:上天聪明,应当频繁祈求;惟于宦路非:只有仕途中不是。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诗。“七夕”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郎归”,即郎君归来。首联是说诗人步行到庐山上,天色已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763年(大历八年)创作的。诗的前四句写自己从新泰返回洛阳途中的所见所感;最后四句则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晓云不及客装轻,薄笨相携大坂行。 - 晓云不及客装轻:清晨的云朵似乎比客人的衣物还要轻盈飘逸。这里的“晓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它们在空中飘散开来,给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感觉。而与“客装”相比,更显得轻薄和飘逸。 -
【解析】 “香海”,指王香海;“同年”,指与王香海同年考中的举人,即同榜进士。此诗是作者赠给王香海的,故题作《赠王香海同年》。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赠别场景,后两句以陈子昂自比,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时政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祝愿。“六衔官鼓应鸡鸣”,点明时间、地点和送别的场景。“六衔”即六品衔级。唐代文散官有九品,正三品以上为上阶,从一品到正三品皆为中阶
仓颉造字台 【注释】:仓颉,传说中的远古文字创造者。“万古”,指千秋万世;“不长夜”比喻时间悠久,没有黑夜。“斯文”,此即文化或文明。“焕初启”,光明照耀着开始。“羲皇”,指伏羲、女娲。传说中上古帝王。“画卦爻”,指《周易》中的八卦符号。“厥佐”,其辅佐。“仓史”,“仓颉”,人名,相传他发明了汉字。“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形容仓颉观察天地万物,从而创造出文字。“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注】1.彼:指“宾”2.此:指“主”3.作歌陈两端:指在宴席上唱《伐檀》之曲,以显示自己清贫。4.敬听:诚恳地听取。5.愿凡百:愿天下人都能听到。 【译文】 你作为宾客难道不知道,我这个主人是谁? 在宴会上我唱了《伐檀》的曲子,来显示自己的清贫。 恳切地希望天下人都听到,不要错过这良辰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劝酒诗。开头两句写主人设宴,宾朋满座,而主人却自比为贫士,其心情可想而知。三
贾如玺,字信章,号珥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贾如玺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巧上。他的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特点。他的诗作中既有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例如,他的《小饮·欲浇垒块倒金樽》就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歌。这首诗描绘了饮酒解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贾如玺不仅在创作上有所建树
熊士鹏,字两溟,竟陵人,是清朝的诗人。他的成就包括嘉庆乙丑年进士身份,官至武昌教授,以及有《鹄山小隐集》。 熊士鹏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熊士鹏的诗歌风格以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著称,其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关注,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 熊士鹏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清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号韫山。 乾隆四十三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充军机章京,为大学士阿桂所倚重。 深憎和珅。 会迁御史,草疏将劾之。 阿桂恐其得罪,使留军机处,依例留直者不得专达封事,乃不得已而止。 工诗古文。 有《韫山堂集》。 生卒年
熊攀龙,字步云,号小桥,是清朝时期贵州毕节人。他以拔贡身份参与科举考试,并最终担任州学正。 熊攀龙的作品集《小桥吟稿》收录了他多首诗歌,这些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例如,在他的代表作《德沟春暮》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当时文人中颇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