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岁使于越,今岁使汉阳。
东南两驿堠,飞辔相追翔。
肥驿富盘餐,瘠驿窘刍豆。
肥瘠虽不同,情状归一辏。
轩车自北来,侦骑却先回。
头衔甚赫奕,牙爪何毰毸。
索增夫与马,应声连者者。
供顿少或迟,棰楚辄交下。
悬吏自门东,罄折进红封。
区区为寿意,愿得资先容。
前驱闻此言,始觉有颜色。
下逮圉与庖,琐屑各有得。
银翅海鲨镵,丝窝岛燕衔。
数缗罗一品,犀筋不三拈。
贿成乃得馈,车骑齐呼备。
看踏锦茵升,私幸无咎恚。
亦有贤士夫,守分不敢逾。
从人祇四五,俭薄如寒儒。
心此言下客,草草具杯炙。
授舍不扫除,给马惟骨骼。
漏鼓下三挝,行人拂鞞靫。
频呼祗候隶,相与醉倡家。
邮亭一老戍,漫应还徐步。
问求缊火薪,答言无买处。
使客意如何,于吾则已多。
无言催就道,王事敢蹉跎。
诗句翻译及注释
- 昨日我前往越地的使节,今年则去了汉阳。
- “昨岁” 指的是去年,”今岁” 指的是今年。
- “使于越” 和 “使汉阳” 分别指往南去的越南和往东去的汉阳,两地在地理上属于不同方向但同样重要的地区。
- 东南两驿的岗亭,如同箭一般快速相追。
- “东南两驿” 指位于南方和东方的两个重要交通站点。
- “飞辔相追翔” 形容交通工具(可能是马车或快马)行驶速度极快。
- 肥驿的伙食很丰富,而瘠驿的食物却简陋。
- “肥驿” 和 “瘠驿” 是形容食物供应的贫富差异。
- 无论肥瘦,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被差遣而来。
- “情状归一辏” 表示无论富贵还是贫穷,人们的心态和处境相似。
- 从北来的官车,侦骑却先一步返回了。
- “轩车自北来” 描述官员乘坐的车来自北方。
- “侦骑” 可能是指随行的侦探或使者。
- “却先回” 暗示着官员先行离开,侦查工作已经完成或结束。
- 他们的头衔都很显赫,但他们的实际权力并不大。
- 这里通过描述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实际行动(如命令索增夫与马等)对比,揭示了他们虽地位高却难以实现其权力的情况。
- 他们需要增加马匹,应声而来的马络绎不绝。
- “应声连者者” 形容响应他们召唤的马源源不断。
- 他们提供的食物量很少,有时候甚至延迟了饭菜的准备。
- “少或迟” 表明供餐的数量不多,准备的时间也往往不够及时。
- “棰楚辄交下” 描述了因准备不及时而产生的惩罚,即使用棍棒打骂厨师以示惩戒。
- 从门东出来的官员,态度恭敬地呈献红封。
- “罄折进红封” 描绘官员谦卑的姿态,将礼物呈递给主人。
- 他们为寿宴做准备,希望获得介绍以得到资助。
- 这里的”寿宴”指的是为某个人庆祝生日或节日的宴会。
- “资先容” 指的是寻求帮助或推荐,以获得某种利益或支持。
- 前驱听到了这些话,开始有了笑容。
- “始觉有颜色” 表示先前的不愉快或紧张气氛有所缓解。
- 下面到圉(牧羊人)和小厨,琐碎的事情各有收获。
- “圉” 和 “庖” 分别代表养羊人和小厨房,这两句反映了官员在旅途中的各种角色和职责。
- 银翅海鲨枪,丝窝岛燕衔。
- 这是描写官员所带之物的奢华,象征着其身份和财富。
- 数缗罗一品,犀筋不三拈。
- 这里描述的是官员带来的财物数量和质量。
- “犀筋” 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材料,此处强调官员携带的贵重物品。
- 贿赂得以进行,车辆和马匹都被准备好迎接客人。
- “车骑” 指的是官员的随行人员和车辆,”备” 表示已做好迎接的准备。
- 踏锦茵升,私幸无咎恚。
- 这里描述了官员在旅途中的奢侈享受,如登上华丽的地毯上的床铺,暗示了其生活豪华的一面。
- 也有贤士君子,守分不敢逾。
- “贤士君子” 指道德高尚的人物,他们遵守自己的本分,不越过界限。
- “守分” 指的是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界限。
- 从人祇四五,俭朴如寒儒。
- 这里用”寒儒”比喻那些生活简朴、节约的人。
- 心此言下客,草草具杯炙。
- “心此言下客” 指的是对客人的态度谦逊有礼。
- “草草具杯炙” 表示招待客人时匆忙准备了简单的酒食。
- 授舍不扫除,给马惟骨骼。
- “授舍” 可能是指住宿的地方,”骨骼” 在这里形容马的状态不佳,可能营养不良。
- 漏鼓下三挝,行人拂鞞靫。
- “漏鼓” 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挝” 是打击乐器。这里的”下三挝” 可能是指漏壶已经滴完三次水,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某个时刻。
- 频频呼祗候隶,相与醉倡家。
- “祗候隶” 是负责传达命令的小吏或仆人,”倡家” 可能是指酒馆或者娱乐场所。
- 这些人物在醉酒后聚集在酒馆里,可能是为了逃避公务或其他原因。
- 邮亭一老戍,漫应还徐步。
- “邮亭” 是古时候传递信件的驿站,”一老戍” 可能是一个老兵或守卫,他在这里漫不经心地走路,可能是因为疲劳或无聊。
- 问求缊火薪,答言无买处。
- “缊火薪” 指的是燃烧用的材料,”无买处” 表示没有地方可以购买这种材料,可能是由于缺乏物资或资源短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官场生活的讽刺诗,通过对官员们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的描述,揭示了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出官员们的奢华生活与无奈现实之间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