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又,原名赵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8,卒于公元1889
赵铭是清代的诗人,字新又,号桐孙。他是浙江秀水人,生于1828年,卒于1889年。
赵铭在同治九年考中举人,此后他逐渐步入仕途,官至直隶补用道。他的官职并非文学成就的衡量标准,但他在任上的工作表现也体现了他的才干和责任感。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在他的《琴鹤山房遗集》中,其中展现了他精湛的诗文造诣和对骈体艺术的精通。
新又,原名赵铭,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8,卒于公元1889
赵铭是清代的诗人,字新又,号桐孙。他是浙江秀水人,生于1828年,卒于1889年。
赵铭在同治九年考中举人,此后他逐渐步入仕途,官至直隶补用道。他的官职并非文学成就的衡量标准,但他在任上的工作表现也体现了他的才干和责任感。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在他的《琴鹤山房遗集》中,其中展现了他精湛的诗文造诣和对骈体艺术的精通。
这首诗以“韬光同玉珊”为题,是一首描绘寺庙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鹫峰炫天奇,兹寺静自匿。 鹫峰——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比喻寺庙。炫天奇——形容寺庙之壮观,如同天空中耀眼的太阳。兹寺——这里的寺庙,静自匿——静静地隐藏起来,不张扬。 译文:高耸入云的山峦,如耀眼的太阳般灿烂,而这座寺庙静静地隐匿于其中。 2.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万竹——形容竹林茂密,遍布四周
杂诗 万物随波荡,金石止不流。 奇文中有骨,耻与世沉浮。 精意渺六合,真气横九州。 敛之行墨间,融结为珠镠。 君看周秦制,历劫乃常留。 士无不朽志,安用文章求。 注释: - 译文: 1. 万物随波荡:指万物随着波浪的起伏而飘荡。 2. 金石止不流:指坚硬的金石也停止流动。 3. 奇文中有骨:指奇文之中蕴含着坚韧的骨骼。 4. 耻与世沉浮:指不愿意随波逐流,沉溺于世俗之中。 5. 精意渺六合
【注释】 杂诗:古诗体裁名。杂,多;诗,指五言四句的诗体。此诗写雨露滋润万物、草木复苏的景象,借喻人世的变迁、生命的循环。 万卉:各种花草树木。 枯荄(kāi):枯萎的草根。苏融:苏醒。 心苗:比喻人的幼小生命。一寸槁:一尺见方的小树。 生死天功:生死是自然的规律,无法改变。 资:资助。灌溉:滋润。古人书丛丛:古代的书籍很多。 开卷若有得:读书时有所领悟。 灵芽逗春风:春天的风使嫩芽萌生。 化机
【注释】 庚桑处 :指《庄子》中的“庚桑楚”。畏垒:山名。在今河南林县西北。武陵: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桃源:山名,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寓言:比喻。 豁然:开朗的样子。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有情生世缘:世俗人情的纠缠是人世间的一种缘分。 浊流:污浊的水流。胶扰:纠缠。何必:何须,何必。神仙:指得道成仙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的抒发。首句说
这首诗由李莼客用苏轼的诗韵创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期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吾衰屡婴子桑疾,老去欲焚王寿书。 我身体日渐衰弱,疾病缠身;年岁已高,想放弃那些华丽的宴会。 袖中往往得诗简,美人睡起新弄珠。 袖子里常常收到书信,美人睡醒后开始打扮自己。 丁香花发春满除,海棠娇艳雏鬟如。 丁香花盛开,春天已经过了;海棠花娇艳,如同少女的鬓发。 迟君不来苦相忆
注释: 陶侯(陶渊明)的学识绝妙继承越王,已过二十年亲手写文章。 鞭心入微恣幽讨,像用绳子缒下大海探骊珠。 为文伤命古有诸,难道只是茂陵病相如。 红蟫已化素编在,仙魂飞渡来镜湖。 赏析: 这首诗是李清照对好友苏轼的怀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诗的第一句“陶侯绝学继越缦”,指的是陶渊明的学问继承了越王勾践的故事。这句话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几日西风瘦不胜:指西风吹来,使人感到消瘦、无力。 2. 晚凉池馆露如冰:傍晚时分,池边的凉爽和寒意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冰。 3. 磁缸清许红菱养:使用磁性容器来养荷花,使它们保持清洁。 4. 药铫深宜白术蒸:将药材放在药铫中蒸煮,以提取精华。 5. 难得秋帘犹有蝶:秋天的帘子上还留有蝴蝶的身影。 6. 可能暑簟竟无蝇:夏天的竹席上竟然没有苍蝇。 7. 掩闺好遣维摩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李莼客的诗韵中创作了三首诗,每首都依韵奉答。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我乡诗老数朱李,梅里并时徵鹤书。 注释:我家乡有许多写诗的人,就像朱李一样多,他们与梅花一起出现,同时征召鹤的书卷,象征着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故乡诗人的赞美,强调了他们的数量之多,以及他们在诗歌中的卓越成就。 第二句:看君用意直相仿,光焰欲夺明堂珠。 注释
这首诗是五库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落梅风里峭帆停,系缆斜阳绿水汀。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落梅的季节里,风吹得船帆高耸,我停下船来系上缆绳。斜阳洒在碧绿的水面上”。 - 哀雁语从中泽诉,乱蛙声带断潮听。 这句诗意味着“哀伤的雁叫声中传达着我的哀愁,青蛙的吵闹声仿佛带着我渡过断潮”。 - 疏烟起岸浮芒屩,凉月窥人倒瓦瓶。 这句诗的意思是“稀疏的烟霭升起在岸边
这首诗的注释是: 1. 新营小筑十年余,棐几湘帘得静居。——这是说作者新建了一座小屋子已经十年多了,用木制家具和湘江边的竹帘作为摆设来装饰自己,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 2. 秘阁评花皆史例,草堂话梦亦仙书。——在秘阁里评论花卉都是按照史书中的记载,在草堂谈论梦境也都是如仙书般的神奇。 3. 避人柳下偏宜锻,叠石梅根未许锄。——在柳树下躲避别人时,最合适进行铁匠的工作;而叠石头在梅花根部则不允许
熊文泰是清代诗人,字退中,生于潜山。他的作品集中包括《焦山·江到海门尽》《游山谷寺·志公停锡处》《月·云尽野烟灭》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月·云尽野烟灭》尤为著名,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熊文泰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代初期和中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文人墨客们普遍关注时事政治、社会民生以及自然风光。熊文泰的诗词作品,无论是描写自然的山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