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处畏垒,武陵逢桃源。
叩其所以然,十九皆寓言。
岂知胸次旷,豁然见吾天。
达人所投足,自成一山川。
无心远尘累,有情生世缘。
浊流胶扰中,何必有神仙。
【注释】
庚桑处 :指《庄子》中的“庚桑楚”。畏垒:山名。在今河南林县西北。武陵: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桃源:山名,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寓言:比喻。
豁然:开朗的样子。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有情生世缘:世俗人情的纠缠是人世间的一种缘分。
浊流:污浊的水流。胶扰:纠缠。何必:何须,何必。神仙:指得道成仙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的抒发。首句说,庚桑楚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所以选择隐居在畏垒山;陶渊明避居桃花源,是因为那里没有官场的纷争。诗人以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生活经历为引子,来说明人生境遇的不同,而其结果却是惊人的一致,即他们都是寓言式的人生,都是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第二句“叩其所以然”,是说,为什么他们能够达到这样超脱尘世的境地呢?其实,答案就在他们的心胸中。第三句“十九皆寓言”指出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借助于寓言,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他们能够超越世俗纷争、达到心灵自由的秘诀。
第四句“岂知胸次旷”,进一步说明了他们的心境是多么的高远开阔。胸次,即心胸。旷,宽广。第五句“豁然见吾天”,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心境是多么的清晰明亮。
第六句“达人所投足”,是说,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他们的足迹所踏之处,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达人”,是指那些能够洞察世事、洞悉人性的人。第七句“自成一山川”,则是说,他们的足迹所踏之处,都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山川”,既可以理解为地理上的山脉,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历程。
第八句“无心远尘累”,是说,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他们的心灵是多么的宁静安详。第九句“有情生世缘”,则是说,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情感。第十句“浊流胶扰中”,是说,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他们总是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第十一句“何必有神仙”,则是说,那些通达事理的人,他们不相信世上还有神仙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足迹所踏之处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