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滋万卉,枯荄转苏融。
心苗一寸槁,生死天无功。
何以资灌溉,古人书丛丛。
开卷若有得,灵芽逗春风。
化机偶长养,结撰天葩红。
柰何忍就萎,委折如秋蓬。

【注释】

杂诗:古诗体裁名。杂,多;诗,指五言四句的诗体。此诗写雨露滋润万物、草木复苏的景象,借喻人世的变迁、生命的循环。

万卉:各种花草树木。

枯荄(kāi):枯萎的草根。苏融:苏醒。

心苗:比喻人的幼小生命。一寸槁:一尺见方的小树。

生死天功:生死是自然的规律,无法改变。

资:资助。灌溉:滋润。古人书丛丛:古代的书籍很多。

开卷若有得:读书时有所领悟。

灵芽逗春风:春天的风使嫩芽萌生。

化机:变化的动力。长养:培育成长。结撰:编织成文章。葩红:花红。天葩:天上的花,这里指美好的文章。

柰何忍就萎,委折如秋蓬:为何要忍受挫折,像秋天的蓬草一样凋零。

【赏析】

《杂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当时他任太乐丞。全诗以雨露润物无声,万物复苏为意象,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来表达人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盛衰兴替的认识和感叹。

首联写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雨水滋养了大地上的万物,让枯萎的草根复苏。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无需人为干预,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诗人用“雨露滋万卉”来形容这种无我之境,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虽然人的幼小生命只有一尺见方,但只要有生命力,就能在风雨中茁壮成长。这里的“生死”并非指人生的生死轮回,而是对自然法则的一种比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坚韧的赞美之情。

颈联转向人的世界,指出人的生命同样离不开水的滋养。古人书籍众多,如同繁星般点缀着历史的长河。然而,当人们翻开书页时,总会有所收获,这就像春天的风唤醒了沉睡的嫩芽一样。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进行了巧妙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尾联则转入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挫折的无奈和悲哀。诗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才华被摧残,就像枯萎的秋蓬一样凋零。这一形象的比喻既展现了诗人的悲观情绪,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知识、理想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王维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卓越才能和深厚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