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苏嘉定人,字恺似,号松坪。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
官至侍读学士。
未第时,因荐召对称旨,以布衣赐二品服,充朝鲜采访使。
后及第为官,乃因故连染去官,几遭杀身之祸,久而得解。
有书名,以跌宕流逸见长。
有《杕左堂集》。
生卒年:1642-1709
清江苏嘉定人,字恺似,号松坪。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
官至侍读学士。
未第时,因荐召对称旨,以布衣赐二品服,充朝鲜采访使。
后及第为官,乃因故连染去官,几遭杀身之祸,久而得解。
有书名,以跌宕流逸见长。
有《杕左堂集》。
生卒年:1642-1709
诗句释义 1 城迥浮云外:描述的是站在城郭的高处,看到远处的云彩飘浮在天际。"城迥"指的是城外,而“浮云外”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飘动的云朵仿佛远离了城池。 2. 舟移乱石间:这一句描绘了船在湍急的河流中行驶时,周围的乱石头被河水冲刷的情景。这里的“移”表示移动,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和环境的险峻。 3. 波光能夺月:形容水面的波光闪烁,足以盖过月亮的光。"能夺月"强调了波光的强烈和明亮
【注释】 江行杂诗三首其二:指诗人在江边行走时写的三首诗。 鹭鸶(lù sī)村下路,停策吊沉沦:鹭鸶村的路边停下车来,停下来凭吊沉沦的人。 大义存《晞发》:指《诗经·周南》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意指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人。 高风缅补唇:意指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嘴唇上的缺陷。比喻人的高风亮节。 明时甘浪迹,乱世得全身:在清明的时代里乐于漫游,在混乱的时代中保全自己。
福州道中 指点三山近,轻云护翠微。 晓烟榕叶暗,春雨蔗田肥。 野女修棕笠,溪人浣氎衣。 啼鹃苦竹里,争道不如归。 注释: 1. 三山:指的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三个名山,分别称为鼓山、乌山和于山。 2. 轻云护翠微:轻云在天空中飘荡,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保护着远处的翠绿色山峦。 3. 晓烟榕叶暗:清晨的薄雾弥漫在榕树叶子之间,使得整个景象变得昏暗。 4. 春雨蔗田肥:春雨滋润了甘蔗田
【赏析】 《秋感》是晚清诗人朱彝尊的代表作,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仄声韵,其内容如下: 辽关外万里长城,遥想先公功业丰。 风云护持储胥地,带砺功成部曲空。 战旗劳苦汗血马,贝锦怨藏弓弩中。 蔓草祈连恨未尽,铜驼怨恨无穷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先祖的怀念之情。 注释: 辽关外——指辽东、山海关一带,古称辽西。 万里长城——指长城。 遥想——思念。 先公——指作者的父亲或祖父。
六朝遗恨水潺潺 金殿繁华闭翠烟 但听临春歌玉树 不闻清庙奏朱弦 铜驼泣露飞鸣镝 铁锁沉江渡战船 虎踞山前明月在 秋风怨绝李龟年 注释: - 六朝:指的是东晋、宋、齐、梁、陈这五个朝代,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统称为六朝,因为它们都建都于金陵(今南京)。 - 金殿:指华丽的宫殿。 - 翠烟:指皇宫中的烟雾。 - 临春歌:《玉树》:这是唐朝时流行的歌曲,玉树是唐玄宗的宠儿的名字。 - 朱弦
蔽日浮云已暂开,先称偏觉气悲哉。 燕归知入谁家巷,风去愁看旧日台。 胥靡敢期通帝梦,槛车羞比霸齐才。 炎歊苦忆凉飔好,凭仗悲笳及早催。 注释: 1. 遮蔽天空的浮云已经暂时开放了,首先感到的是一股悲怆的气息。 2. 燕子归来,不知道会飞入哪家人家的巷子,看着那些旧日的台榭,心中满是愁绪。 3. 囚徒(胥靡)不敢期待能进入帝王的梦想,被囚禁在笼子中(槛车),羞愧地觉得自己比不上齐国的才能。 4.
注释: 南都的歌舞声动天地,回首望去燕台的王气依然遥不可及。 燕子颌下何时曾驰过铁马,羊头城此日总领金貂? 霓裳小苑在秋天明月的照耀下明净,锦船在长江上泛起暮潮。 三十万龙虎亲军,登坛空想霍嫖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绘南都歌舞、燕台王气、燕子颔下铁马、羊头城金貂等历史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忆,抒发了对国家兴衰
这首诗的原文是: 感旧示魏禹平 寒灯无焰醉瞢腾,独对遗编感慨增。 复壁人曾藏北海,墓门剑许挂延陵。 全家大节存忠孝,三世深交历废兴。 郭隗台荒荆棘里,茫茫枨触恨难胜。 译文如下: 我独自对着旧书,感慨良多。 曾经有人把北海王刘彻的宝剑藏在墙壁中,现在墓门上的剑也可以用来悬挂延陵的剑。 全家人都保持着忠诚和孝顺的品质,他们经历了三代,经历了兴盛和衰败。 郭隗台上长满了荆棘,我在这里徘徊
【诗句】心斋所著书满家,皆含经咀史,自出机杼,卓然可传。是编是其一脔片羽,然三才之理,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皆在是矣。 【译文】心斋所写之书家中,皆含经典与史书,自出机杼,卓然有传。这本是书中的一小节内容,但其中蕴含了三才之理、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皆在其中。 【关键词】心斋、书中、三才之理、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心斋所著之书中包含的经典与史书,以及其中蕴含的三才之理
注释: 1.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和介修孟一起游览元夫园。介,地名;修孟,人名;游集,游览聚会。 朱弦:红色的琴弦。 寥落:稀少、寂寞。 赏音微:欣赏音乐的声音很微弱。 尊酒论心:用美酒来表达心意。 静掩扉:静悄悄地关门。 遮莫:即使。 借齿颊:借别人的口舌来说。 底须:哪里需要。 愁病减腰围:忧愁的病痛减轻了。 駃騠(chíhuī):骏马名。七日堪千里:七天就能跑千里,形容马跑得快。
冒襄是一位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家,字辟疆,号巢民等,他的生平与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冒襄的生平和作品是了解清代文学的重要窗口。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私谥潜孝先生的清初遗民诗人。冒襄生于1611年,卒于1693年,祖籍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即现在的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覆灭和清朝建立的巨大变迁,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金兆蕃是清代诗人,原名义襄,字篯孙,号药梦老人。 金兆蕃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他的诗作体现了他对变法的热情和对时事的关注,这从他的作品《各国订约始末记》中可见一斑。作为清朝晚期的诗人,金兆蕃的生平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在清末时期不仅担任了内阁中书等职,还积极参与经济特科的选拔,展现了他对改革事业的支持。他的一生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清江苏嘉定人,字恺似,号松坪。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 官至侍读学士。 未第时,因荐召对称旨,以布衣赐二品服,充朝鲜采访使。 后及第为官,乃因故连染去官,几遭杀身之祸,久而得解。 有书名,以跌宕流逸见长。 有《杕左堂集》。 生卒年
徐元瑞是清代的诗人。 字延香,江苏江都人,生于清代,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音乐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通晓音律,能够填词制曲。他的诗歌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作品不仅在清朝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