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村下路,停策吊沉沦。
大义存《晞发》,高风缅补唇。
明时甘浪迹,乱世得全身。
搔首严陵濑,南阳有故人。
【注释】
江行杂诗三首其二:指诗人在江边行走时写的三首诗。
鹭鸶(lù sī)村下路,停策吊沉沦:鹭鸶村的路边停下车来,停下来凭吊沉沦的人。
大义存《晞发》:指《诗经·周南》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意指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人。
高风缅补唇:意指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嘴唇上的缺陷。比喻人的高风亮节。
明时甘浪迹,乱世得全身:在清明的时代里乐于漫游,在混乱的时代中保全自己。
搔首严陵濑:搔首表示愁绪万千,严陵濑是严陵的瀑布,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
南阳有故人:南阳是指作者的家乡,故人就是老友。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是诗人在江边行走时写的三首诗歌之一。诗人以“江行杂诗”为题,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身世坎坷的感慨。
“鹭鸶村下路,停策吊沉沦。”这两句写诗人在鹭鸶村边的路边停下车来,停下来凭吊那些沉沦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沉沦者的同情之心。
“大义存《晞发》,高风缅补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诗经·周南》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意指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高尚的品德一样,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敬仰。
“明时甘浪迹,乱世得全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时代的看法。在清明的时代里,他乐于漫游;而在乱世之中,他能够保全自己。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见识。他深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搔首严陵濑,南阳有故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站在严陵的瀑布旁边,不禁搔首叹息。他想起了家乡南阳,想起了在那里结交的老友。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思乡的场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鹭鸶村、沉沦者、故乡、朋友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见识,以及他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