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名清河人,字复初。
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
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
辟掾行枢密院,佥院事董士选待之若宾左。
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
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
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
所取士后多为名臣。
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
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
有《清河集》
生卒年:1269-1322
元明善
查阅内容
介春堂 真常真人若冰雪,大年夜食清溪月。 谁知袖里閟初阳,散作玄元春满堂。 髯龙宵吼石坛秋,老竹风生翻陆江。 天籁已沈群妙集,隐几嗒然今坐忘。 云扃不钥瞰虚白,挥谢万象俱行客。 注释: 介春堂:指作者的书房名。 真常真人若冰雪:意谓真常之人如同冰雪一样纯洁无瑕。 大年夜食清溪月:意谓在重大节日(大年夜)时享受清澈的溪水之月色,暗喻清高脱俗的生活。 谁知袖里閟初阳:意谓谁能知道袖中的初阳已经消散。
【题解】 此诗为诗人对友人墨竹图的题赠之作。 首联“玄卿口哦子昂诗,手持仲宾墨竹枝”,赞友人的才思敏捷; 颔联“此诗此画真两奇,似为玄卿写幽姿”赞友人画艺高超,能以画笔写出诗中之意境; 颈联“日光不下云扃暗,元气歘忽寒人肌”赞其画技高超,用墨如神; 尾联“二妃弹瑟泪如雨,幽壑龙潜春欲飞”、“天路迢遥独后来,黑雨挟风山鬼啼”等句赞美其绘画风格。 全诗通过描写友人的才情与画艺
跋南岳寿宁观碑后 朱陵灵台天柱巍,太虚空洞绿烟扉。上馆赤帝朱鸟飞,祝融宅南参与旗。 羲娥两曜愁蔽亏,象纬冷逼嗟位迷。四观燕吴与秦齐,恒嵩泰华孰崇卑? 五气顺布百志熙,流祥阜物宣后祇。雨风露雷岂其私,惠尔下土尸者谁? 中有异人餐玉芝,夜眠秋霞昼天倪。衣以青云裳白霓,风车八极参两螭。 七十二峰足幽栖,琳宫贝阙辉陆离。潜光炼魄如婴儿,大丹入咽无渴饥。 谁其思之吴宗师,神变倏忽方张施。泠然御风渺何之
《谒先主庙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合散扶倾老益坚,荒祠重过为悽然。 君臣洒落知无恨,庸蜀崎岖亦可怜。 一县山阳尧故事,三年章武魏长编。 锦官羽葆今何处?半夜楼桑叫杜鹃。 2. 诗歌翻译: 在风雨飘摇中,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使祠堂荒废,我也愿意再次拜访以表达我的悲痛。虽然我与君王的交往如同流水般消散,但我们之间的情谊却依然深厚
【注释】左丞:官名,唐宋时指尚书省左仆射的副职。董慎斋:董嗣昌字慎斋。从军乐:指从军打仗的乐趣。局蹐:局促不安。儒冠:古时候士子戴的一种头巾,这里指文官。从军乐,从军打仗的乐趣。 此去:指去讨伐贼寇。行路难:路上行走困难重重。使节:使者。再临:两次到访。民志定:民众的意志坚定。兵锋:兵器的尖端。书生:有学问的人。效驰逐:努力向前奔驰,比喻奋勇作战。要写功名久远看:将来一定要写出不朽的功名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军南北几扶伤:这句话意味着在南北方的军队中遭受了多次战斗的伤害。这里的"扶伤"可能指的是医疗和治疗。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疲惫,同时也体现了战争中士兵的痛苦和牺牲。 2. 长坂安行气已王:长坂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这句话描述的是刘备在长坂坡的战斗胜利后,士兵们士气高涨,仿佛有了皇帝般的威严
题天冠山:这首诗以天冠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仙翁昔住天冠山,夜呵鬼神卫炉丹。 仙人昔日居住在天冠山,夜间有鬼神守护炼制炉中的丹药。 丹成飞去杳不还,药池丹井犹山间。 炼成的丹药飞升而去,不再回来,山里的药池和丹井依然存在。 翩翩学子鸣佩环,华榱巨丽青云端。 飘逸的年轻人手持佩玉环,华丽的殿堂宏伟壮丽,高耸入云。 思玄寻躅果安访,鹤归月落前溪湾。 追寻着仙道的足迹
寄翰苑诸公 苍烟绿树满汀沙,负手行吟日又斜。 江水有时穷地脉,海云何处是天涯。 生前几醉尊中酒,梦里曾乘海上槎。 惆怅怀人重回首,晚风吹尽紫薇花。 译文: 满眼的苍烟绿树覆盖着江边的小洲和沙滩,手无依托地漫步着,吟诗作乐直到太阳西斜。 江河之水有时似乎穷尽了大地的脉络,而大海之上的云彩,又能指引我们到达天涯吗? 在世时我曾沉醉于酒杯之中,在梦境里也曾乘坐过飞向海上的船只。 我满怀惆怅地频频回首
【诗句释义】: 1. 鼎湖龙去欲无天:鼎湖,即鼎湖山,在今湖南。相传黄帝铸鼎于此,故以鼎湖名山;龙,指唐玄宗李隆基;去欲无天,喻指李隆基的离世。 2. 臣抱乌号泪作泉:臣,指诗人自比。乌号,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叫“乌号”。泪作泉,比喻诗人因思念君王而产生的悲怆之情如泉涌般汹涌。 3. 四海重瞻尧日月: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之一;日月,喻指皇帝或君王。四海重瞻,指全国各地都仰望着皇帝或君王的光辉。 4
诗句:句曲山高奠楚氛,神仙初祖大茅君。 译文:句曲山高耸入云,为楚地增添了一丝神秘气息,这是神仙的故乡,也是大茅君的发源地。遥望天际,归鹤在秋月下盘旋,而深壑中潜蛟在夜云中吟唱。 注释:1. 句曲山: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是著名的道教胜地,被称为“天下第一仙山”。2. 奠:增添的意思。3. 神仙:指道教中的仙人和神祇。4. 初祖:最初的祖先或创始人。5. 大茅君:传说中的古代仙人之一
相关推荐
李延兴是元末明初的诗人。 字继本,元末明初北平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父亲李士赡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才华很早就开始显现,顺帝至正十七年考中进士后,被授与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等职。然而,在元末的兵乱时期,他选择了隐居不仕的生活态度。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当时混乱时局的不满和对政治理想的坚守,也反映了他对个人自由和精神独立的需求
牛弘等奉诏作的隋代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主要成就包括修订雅乐、撰写歌辞、制定五礼等,为隋朝的文化和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诗人的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他们在文化史上的贡献: 1. 生平与背景 - 生平简介:牛弘,字里仁,出生于安定鹑觚(今甘肃省天水市)。其父允仕西魏时赐姓牛,因此牛弘的家族有“尞”姓的历史渊源。牛弘性格宽和好学,对知识有着广泛的涉猎
元大名清河人,字复初。 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 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 辟掾行枢密院,佥院事董士选待之若宾左。 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 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 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 所取士后多为名臣。 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 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 有《清河集》 生卒年
元代诗人朱晞颜,字子渊、子囝,是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的进士。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也以其政绩和在当地受到的尊敬而著称。以下是关于朱晞颜的详细介绍: 1. 政治经历 - 仕途历程:朱晞颜的仕途始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当时他是进士出身。此后,他历任多个职位,包括靖州永平县知县、当阳尉等,这些职务上都展现了他的治理能力和政绩。 - 地方贡献:在任期间,朱晞颜以清廉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