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真人若冰雪,大年夜食清溪月。
谁知袖里閟初阳,散作玄元春满堂。
髯龙宵吼石坛秋,老竹风生翻陆江。
天籁已沈群妙集,隐几嗒然今坐忘。
云扃不钥瞰虚白,挥谢万象俱行客。

介春堂

真常真人若冰雪,大年夜食清溪月。

谁知袖里閟初阳,散作玄元春满堂。

髯龙宵吼石坛秋,老竹风生翻陆江。

天籁已沈群妙集,隐几嗒然今坐忘。

云扃不钥瞰虚白,挥谢万象俱行客。

注释:

介春堂:指作者的书房名。

真常真人若冰雪:意谓真常之人如同冰雪一样纯洁无瑕。

大年夜食清溪月:意谓在重大节日(大年夜)时享受清澈的溪水之月色,暗喻清高脱俗的生活。

谁知袖里閟初阳:意谓谁能知道袖中的初阳已经消散。

散作玄元春满堂:意谓初阳消散后,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房间。

髯龙宵吼石坛秋:意谓胡须像龙一样咆哮着,声音回荡在石坛上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

老竹风生翻陆江:意谓老树的竹叶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翻滚在陆江之上。

天籁已沈群妙集:意谓天上的美妙声音都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群妙手空空如也的人聚集在一起。

隐几嗒然今坐忘:意谓他坐在那里,神情恍惚,仿佛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云扃不钥瞰虚白:意谓他关上门,俯瞰着天空,似乎看到了一个虚无的境界。

挥谢万象俱行客:意谓挥手告别世间的一切,成为了一位行走在世间的游子。

赏析:

这首《介春堂》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超脱的画面。它以“真常真人”为题,表达了对超然物外、恬淡寡欲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书房内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天地间的美好和谐。

首联“真常真人若冰雪”,描绘了诗人追求的高尚品德和纯洁无暇的精神境界。诗人将真常之人比作冰雪,寓意其清纯无瑕,不受世俗污染。这一比喻突出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颔联“谁知袖里閟初阳”,则揭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初阳,象征着内心光明、温暖、希望的力量。然而,这些美好瞬间却在不经意间悄然消逝,留给诗人无尽的遗憾。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髯龙宵吼石坛秋”,通过描写山林间的壮美景色,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龙在夜晚咆哮,增添了神秘感和力量感。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尾联“天籁已沈群妙集”,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自如的人生态度。诗人不再被世俗纷扰所困扰,而是选择放下一切杂念,静享自然之美。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独特理解。

尾联“隐几嗒然今坐忘”,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隐几”、“嗒然”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心旷神怡的氛围。而“坐忘”则是指忘却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度领悟和实践。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