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舆,原名饶鲁,宋代诗人
宋饶州馀干人,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
少从学于黄干,干甚器之。
尝赴试不遇,遂潜心经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
及卒,门人私谥文元。
有《五经讲义》、《论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近思录注》等。
生卒年:?-?
伯舆,原名饶鲁,宋代诗人
宋饶州馀干人,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
少从学于黄干,干甚器之。
尝赴试不遇,遂潜心经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
及卒,门人私谥文元。
有《五经讲义》、《论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近思录注》等。
生卒年:?-?
诗句解读 1 "远浦棹歌" - “远浦”指遥远的湖岸,“棹歌”是船桨击水发出的声音。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边景色,船只在雨后晴空中缓缓行驶。 2. "片帆雨霁飞烟江" - “片帆”指的是一叶小舟,“雨霁”说明天气转晴,“飞烟江”形容江面雾气缭绕,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3. "渔翁停棹歌沧浪" - “渔翁”是指打鱼的老翁,“停棹”即船停稳,“沧浪”代指的是宽阔的江水。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句:春湖浩浩无津涯,银河之水天上来。 译文:春天的湖泊宽广无边,宛如天河的水从天上倾泻而下。 注释:“春湖”指春季的湖水,“浩浩无津涯”形容湖水浩瀚无际,“银河之水天上来”比喻湖水如同银河般清澈且源头无穷。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春季湖面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秘之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春天的湖水比喻为银河,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注释】 浔阳江:古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沙汀越水边:沙滩上的洲渚,在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附近的江水中。 一段遗音人不识:指琵琶曲中一段未传于世的旋律。 夜深幽咽下滩泉: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泉水从滩上流过发出幽幽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来写江景。前两句写琵琶声之妙,后两句写琵琶声之哀。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音乐,而琵琶声却通过江水、沙滩、泉水、月色等景物表现出来,给人以艺术享受。
译文: 石潭峡中水急浪高,两边山峰夹峙风声呼啸,仿佛春雷震动山岳鬼神哭泣。行人不敢登舟过河,疑是毒龙潜伏深渊蛰伏。 险峻曲折的峡谷仿佛霅川,又像三峡倾泻潺湲之水。水道可能由神禹开凿,岩石骨骼或许曾被秦始皇鞭笞。 飞流溅起的浪花犹如寒玉,向山沟冲刷奔涌如箭。如果直通镜湖中心,则可免除船只覆没的危险。 杨柳覆盖的沙岸边岸高,将军呼唤渡船英豪众多。在江流中击楫思祖逖,应清平宇宙无需劳苦。 注解: -
重湖夜月 昔闻放翁歌镜湖,船尾有酒船头书。又闻鉴湖赐贺老,剡川一曲春风好。 译文: 昔日曾听闻陆游(放翁)歌唱镜湖,船尾有酒船头有诗。又听说鉴湖皇帝赏赐贺知章,那是剡川的一曲春风多么美好。 注释: 1. 放翁:指陆游,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 2. 船尾有酒船头有诗:形容陆游在船上一边饮酒一边写诗的情景。 3. 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古代文人墨客经常游览的地方。 4. 贺知章
【注释】 稠山:即浙江天台山。稠,高。 乱山:形容群山重叠、连绵不断。 翠:绿色的玉石,这里指青翠的山色。 幽人:隐居深山的人。 结茅屋:搭建茅草屋。 柴扉:用树枝和竹片做的门户。 书院:古代学校。修竹:长有竹子的山崖或石壁。 闲云:悠闲的云彩。 咿唔(yī yū,象声词):鸟鸣声。 芸窗:藏书的小窗。 漏月影:月光透过窗户照入屋内。 石砚:磨墨用的石头。 涵:含蓄,包容。 风尘:指战乱之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