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闲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注释】

稠山:即浙江天台山。稠,高。

乱山:形容群山重叠、连绵不断。

翠:绿色的玉石,这里指青翠的山色。

幽人:隐居深山的人。

结茅屋:搭建茅草屋。

柴扉:用树枝和竹片做的门户。

书院:古代学校。修竹:长有竹子的山崖或石壁。

闲云:悠闲的云彩。

咿唔(yī yū,象声词):鸟鸣声。

芸窗:藏书的小窗。

漏月影:月光透过窗户照入屋内。

石砚:磨墨用的石头。

涵:含蓄,包容。

风尘:指战乱之尘。

频动:频频震动。

三顾:诸葛亮三次到刘备家去拜访。

愧:谦辞,表示自谦。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石洞人:指道士。

【赏析】

此诗为七言绝句。首二句写景,写诗人在稠山上建了一间茅屋,居处虽僻而环境清幽。次二句写诗人的生活情趣。“朝”“暮”二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静谧。第三四句写诗人在茅屋内吟咏,其乐无穷。后四句写茅屋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志向和感慨。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稠山上的茅屋以及茅屋内的活动来表现作者的隐居生活和精神追求。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