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雨霁飞烟江,渔翁停棹歌沧浪。
一声欸乃山水绿,浪中惊起双鸳鸯。
双鸳鸯情一何美,同宿同飞在秋水。
不似人生苦别离,女嫁征夫男战死。
五湖烟景方纷争,闻歌顿欲思升平。
邻舟短笛应风响,落日淡淡波冥冥。
美人春词夸艳丽,皓齿朱唇楚腰细。
江楼富贵今如何,不似沧浪真趣味。
诗句解读
1 “远浦棹歌” - “远浦”指遥远的湖岸,“棹歌”是船桨击水发出的声音。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边景色,船只在雨后晴空中缓缓行驶。
- “片帆雨霁飞烟江” - “片帆”指的是一叶小舟,“雨霁”说明天气转晴,“飞烟江”形容江面雾气缭绕,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 “渔翁停棹歌沧浪” - “渔翁”是指打鱼的老翁,“停棹”即船停稳,“沧浪”代指的是宽阔的江水。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老翁在雨后江上唱着悠扬的歌。
- “一声欸乃山水绿” - “欸乃”,一种古老的歌曲形式,这里用来描述歌声。“山水绿”形容山色与江水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浪中惊起双鸳鸯” - “鸳鸯”是一种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夫妻恩爱。“惊起”表示被歌声所惊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因歌声而起的鸳鸯飞起的画面,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 “不似人生苦别离” - “不似”表示不像,“人生苦别离”表达了人生中常有的离别之苦。这句诗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自然的恬静与人世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 “女嫁征夫男战死” - 这句话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战争之苦,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 “五湖烟景方纷争” - “五湖”泛指太湖及其周边湖泊,“烟景”形容景象迷蒙,“纷争”则指战乱。这句诗描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混乱和痛苦。
- “闻歌顿欲思升平” - “升平”意味着和平安定的时代,“闻歌”指的是听到这首关于自然和平静的歌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首歌后内心的向往和平之情。
- “邻舟短笛应风响” - “邻舟”指的是旁边的小船,“短笛”是船上的乐器,“应风响”形容音乐随风飘荡。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水上风景图。
- “落日淡淡波冥冥” - “落日”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淡淡的”形容夕阳的颜色,“波冥冥”形容水面上的雾气浓密。这句诗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
- “美人春词夸艳丽” - “美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春词”指的是春天的诗词,“夸艳丽”形容赞美其美丽。这句诗表达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
- “皓齿朱唇楚腰细” - “皓齿”、“朱唇”都是形容女子的牙齿和嘴唇的颜色,“楚腰”指的是纤细的腰身,“细”形容身材苗条。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
- “江楼富贵今如何” - “江楼”指的是江南的高楼,“富贵”指的是富有和尊贵,“今如何”表达了现在的境遇不如过去。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 “不似沧浪真趣味” - “沧浪”在这里指的是广阔的江河,“真趣味”指的是真正的兴趣或乐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之美与人世之苦,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和平时代的渴望。同时,通过对女性美的赞颂,诗人也展现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