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释: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的诗歌305篇。
君子:指古代社会中的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于役(yì):服役、出差在外。
期:约定的时间。
晷(huò):日影,即太阳落山时的时刻。
嘕(kùi):同“佸”,会集,相聚。
鸡栖于埘(shí),羊牛下来。埘:鸡舍;下括:指水井。
晷(huò):日影,即太阳落山时的时刻。
嘕(kùi):同“佸”,会集,相聚。
鸡栖于桀(jiā),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