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①《诗经》中的“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魏风”指魏地(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一带)的地方风俗。②坎坎:木工用刀锯伐木时发出的声音。“寘之河干”、“河侧”、“河漘”,都是河边的意思,这里都可理解为“在河边”。③三百廛:古代面积单位,“廛”是亩的十倍(一廛等于三十亩)。④县貆、县特、县鹑:三种兽名。《诗经》中用作祭品。“县”通“悬”,悬挂的意思,这里指挂在庭柱上。⑤素餐:吃白饭。古代没有米饭,把煮米的水叫“浆”。⑥素食:吃蔬菜。
译文:
伐木的声音在坎坎地响,
把木材放在河边岸边旁;
河水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