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担任武城宰,孔子说:“你得到贤人了吗?”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这个人,从不走邪路,除公事以外,从不去我的住所。”
注释:
澹台灭明:古代一位名叫澹台的隐士。
行不由径:指不随意违反常理和规矩。
非公事:指不是为公务而来。
未尝至于偃之室:意指澹台灭明不曾到过子游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子游与澹台灭明之间的深厚友情。子游作为武城宰,他对待人才的态度是公正无私的。他认为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才是淡泊名利、遵循正道的人。
在这个故事中,澹台灭明就是这样的人。他不拘小节,不随波逐流,行事光明磊落,不受私欲所动。他的这种品质使他在子游眼中成为了难得的贤才。
子游对澹台灭明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他对澹台灭明的评价是“女得人焉耳乎”,意为你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这里的“女”是“汝”的意思,表示亲切的呼唤。子游对澹台灭明的欣赏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道德品质,更在于他能为武城带来正面的影响。
澹台灭明的行为准则与子游相契合,他们之间的交往充满了深厚的友谊。澹台灭明虽然未曾到访子游的住所,但这并未影响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澹台灭明对子游的信任和尊重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述子游与澹台灭明之间的交往,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君臣关系和朋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子游对澹台灭明的赞赏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追求。而澹台灭明对子游的信任则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互相支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