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有祝鲩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子:孔子。不有:没有。祝鱐(zōu):古代的巫医,善于谄媚奉迎。宋朝:这里指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因重礼义而知名。难乎免于今之世:意思是说,即使没有祝鱐的巧言令色,但有宋襄公那样的美名,也是难以免于当时社会的指责了。
【赏析】
这首诗是孔子评价春秋时期的政治人物宋襄公。孔子认为宋襄公虽然有仁德的美名,但却因为过于重视礼仪和信守诺言,导致无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取胜,从而被当时的社会所批评。
孔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风气的看法,他主张实用主义,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在于形式上的完美,而在于能否解决问题。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于道德行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重视。
孔子也强调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只有真正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即使外表光鲜也会失去民心。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也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