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

  1. 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做到尽性;
  2. 做到了尽性,才能做到尽人之道;
  3. 做到了尽人之道,才能做到尽物之道;
  4. 做到了尽物之道,就能赞天地之化育;
  5. 能做到赞天地之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同其道了。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中庸”的论述。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主张在处理问题时既不走极端,也不放任自流,而是要恰到好处,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诗中通过描绘一个人通过不断努力,达到尽性、尽人、尽物的境界后,能够赞天赞地,从而与天地同其道的过程,展现了中庸思想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