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有男子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者也,晏子为一焉。公召其傅曰:“勉之!将以而所傅为子。”及晏子,晏子辞曰:“君命其臣,据其肩以尽其力,臣敢不勉乎!今有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人人以君命命之曰:‘将以而所傅为子,’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愿君图之!”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淳于人纳女于景公,生孺子荼,景公爱之。诸臣谋欲废公子阳生而立荼,公以告晏子。
晏子曰:“不可。夫以贱匹贵,国之害也;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夫阳生,生而长,国人戴之,君其勿易!夫服位有等,故贱不陵贵;立子有礼,故孽不乱宗。愿君教荼以礼而勿陷于邪,导之以义而勿湛于利。长少行其道,宗孽得其伦。夫阳生敢毋使荼餍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而有患乎?废长立少,不可以教下;尊孽卑宗,不可以利所爱。长少无等,宗孽无别,是设贼树奸之本也。君其图之!古之明君,非不知繁乐也,以为乐淫则哀,非不知立爱也,以为义失则忧。是故制乐以节,立子以道。若夫恃谗谀以事君者,不足以责信。今君用谗人之谋,听乱夫之言也,废长立少;臣恐后人之有因君之过以资其邪,废少而立长以成其利者。君其图之!”公不听。
诗句:齐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译文:晏子对景公说:“天气并不寒冷。”景公笑着说:“我明白了,我听到了你的回答。现在您知道为什么下雪了。”
注释:
- 齐景公(?-前546年),姜姓,名杵臼,齐僖公之子,在位期间,齐国强盛。
- 雨雪三日而不霁(yù xuě sān rìér bù jì):下雪持续了三天都没有放晴。
- 霁:雨后天晴,这里指雪停天晴。
- 披:穿戴。
- 狐白之裘:白色的狐狸皮制成的外衣。
- 见涂:看见路上有冻伤的人。
- 无问其乡:不问这些人的家乡在哪里。
- 里者:住在里面的人。
- 兼月、兼岁:一年当中的时间。
-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孔子听说后赞叹道:“晏子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景公能够实践自己善良的行为。”
赏析:
此诗通过晏婴与景公的对话,展现了晏子的政治智慧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体察。晏子以自然现象比喻政治治理,指出君主应关心百姓生活,而非一味追求个人享乐。同时,景公开怀仁心,虚心接受晏子的批评,体现了君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