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没,田氏杀君荼,立阳生;杀阳生,立简公;杀简公而取齐国。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牺牲珪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公曰:“晏子何如?”
晏子曰:“君以祝为有益乎?”公曰:“然。”“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君疏辅而远拂,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臣闻之,近臣嘿,远臣喑,众口铄金。今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者,此其人民众矣,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则谤吾君也;隐匿过,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无罪,夏商所以灭也。”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的病情已经很久没有好转,他想杀掉祝史来向晏子表示歉意。
译文:景公的病症已经很久没有好转,他想杀死祝史,向晏子表示歉意。
注释:景公,春秋时期的君主。田氏杀君荼,立阳生;杀阳生,立简公;简公死后,又取齐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景公因为身体原因想要杀掉祝史向晏子道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景公对于自己的健康问题感到非常困扰,他希望通过杀掉祝史来减轻自己对疾病的压力和恐惧。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最后,晏子给出了他的看法,指出祝史的作用并非在于治病,而在于引导人们向善。这个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祝史的本质和作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宗教、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