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
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楚巫微导裔款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曰:“公,明神之主,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于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请斋而后登之。”公命百官供斋具于楚巫之所,裔款视事。晏子闻之而见于公曰:“公令楚巫斋牛山乎?”公曰:“然。致五帝以明寡人之德,神将降福于寡人,其有所济乎?”晏子曰:“君之言过矣!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德厚行广,配天象时,然后为帝王之君,明神之主。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僻,而求五帝之明德也?弃贤而用巫,而求帝王之在身也?夫民不苟德,福不苟降,君之帝王,不亦难乎!惜乎!君位之高,所论之卑也。”公曰:“裔款以楚巫命寡人曰:‘试尝见而观焉。’寡人见而说之,信其道,行其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款。”晏子曰:“楚巫不可出。”公曰:“何故?”对曰:“楚巫出,诸侯必或受之。公信之,以过于内,不知;出以易诸侯于外,不仁。请东楚巫而拘裔款。”公曰:“诺。”故曰:送楚巫于东,而拘裔款于国也。
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
译文:晏子劝谏道:“君主您做错了!那些疏远的人有罪,而亲人却得到治理;卑贱的人有罪,而高贵的人却受到治理。君主得罪了百姓,是谁来治理呢?请问:是君王被诛杀了,百姓诛杀了呢?”
注释:疏——疏远的人。戚——亲人。贱——卑贱的人。贵——高贵的人。君——指国君。诛——诛杀。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晏子对君主的劝谏,指出君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臣民,而不是偏袒某些阶层或个人。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当君主自身出现问题时,应该由谁来去治理这些问题呢?这体现了他对于政治伦理的深刻思考。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译文:景公想要请楚巫来祭拜五帝以显现自己的美德。
注释:致五帝——祭拜五帝。明德——显示自己的美德。
赏析:在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景公希望借助祭祀的方式来彰显他的德行,以此来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尊敬。然而,晏子对此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君主应该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赢得民众的尊重,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力量。
楚巫微导裔款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曰:“公,明神之主,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于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请斋而后登之。”公命百官供斋具于楚巫之所,裔款视事。
译文:楚巫悄悄地引导裔款去见景公,并陪伴景公坐了三天,景公很高兴。楚巫说:“您是明神之主,也是帝王之君。自从您即位以来已经七年了,但事情还没有大成就,那是因为明神还没有降临到您的身上。现在请我来祭拜五帝,以此彰显您的美德。”景公向楚巫行了两次拜礼并叩头谢恩。楚巫又说:“请您巡视国家郊外,看看帝位在哪里。”到了牛山,却不敢上去,说:“五帝的位子在国南面,请您斋戒后才可以登上。”景公命令百官为楚巫准备了斋饭送到楚巫那里,裔款在那里处理事务。
注释:微导——悄悄地引导。裔款——裔(yì)款,楚国人。
赏析: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楚巫成功地说服了景公,让他信服了自己的做法,并开始按照他的指示行事。然而,晏子的批评则提醒了景公,真正的帝王之主并不是依赖于外来的力量,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赢得民众的敬仰。
晏子闻之而见于公曰:“公令楚巫斋牛山乎?”公曰:“然。致五帝以明寡人之德,神将降福于寡人,其有所济乎?”晏子曰:“君之言过矣!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德厚行广,配天象时,然后为帝王之君,明神之主。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僻,而求五帝之明德也?弃贤而用巫,而求帝王之在身也?夫民不苟德,福不苟降,君之帝王,不亦难乎!惜乎!君位之高,所论之卑也。”公曰:“裔款以楚巫命寡人曰:‘试尝见而观焉。’寡人见而说之,信其道,行其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款。”晏子曰:“楚巫不可出。”公曰:“何故?”对曰:“楚巫出,诸侯必或受之。公信之,以过于内,不知;出以易诸侯于外,不仁。请东楚巫而拘裔款。”公曰:“诺。”故曰:送楚巫于东,而拘裔款于国也。
译文:晏子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去拜会景公,说:“您让楚巫斋戒牛山了吗?”景公说:“是的。让我祭拜五帝以彰显我的美德,神灵将会降下福泽给我。这样做会有益处吗?”晏子说:“你的想法错了!古代的君王,道德厚重足以安定社会,行为宽广足以容纳众人,诸侯尊他为王长,百姓归依他为父母。因此天地四季和谐不失,星辰日月运转有序而不混乱,道德厚重、行为宽广,符合上天的法则季节变化,然后才能成为帝王之君、明神之主。古代的时候并不怠慢行动而频繁祭祀,也不轻视身体而依靠巫师。如今政治混乱而行迹不正,却追求五帝的明德吗?丢弃贤才而任用巫师,却想自己成为帝王吗?如果人民不轻易追求道德,福运不会随便降落到自己身上,君主要想成帝王是很困难的!可惜呀!君王的高位很高,但谈论的事情却很卑微。”景公说:“裔款让楚巫命令我说:‘试试看见一下并且看看他们吧。’我见他很高兴,相信了他的说法,听从了他的话。现在我听了你的讥讽,请驱逐楚巫并将裔款拘禁起来。”晏子说:“楚巫不能出去。”景公说:“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楚巫出去了,诸侯必定会受到他的影响。君主相信他,认为他的话超过了朝廷之内的言论,却不知道;把他派出去影响诸侯在外界的行为,这不是仁义的举动。请把东边的楚巫拘禁起来,把裔款扣留在国内。”景公说:“好。”所以他说:送楚巫到束边去,而将裔款拘禁在国内。
注释:微导——悄悄地引导。裔款——裔(yì)款,楚国人。
赏析:这段诗描绘了晏子如何劝解景公,指出景公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抛弃迷信和依赖巫师的思想,而是要以德治国。同时,也表达了晏子对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