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曰:“善解余惑,加冠!”命会谴毋治齐国之政,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兼属之乎晏子。晏子辞,不得命,受相退,把政,改月而君病悛。公曰:“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为有力,邑狐与谷,以共宗庙之鲜,赐其忠臣,则是多忠臣者。子今忠臣也,寡人请赐子州款。”辞曰:“管子有一美,婴不如也;有一恶,婴不忍为也,其宗庙之养鲜也。”终辞而不受。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这首诗是《晏子春秋》中“内篇·谏上第一”的开篇。晏子以智慧和勇气,面对君主景公的挑战,展现了他的忠心和睿智。
译文:
晏子说:“您能解除我的疑惑,我就加冠表示尊敬。”他命令会臣不要处理齐国的政治,梁丘据不要处理宾客的事情,这些事务都由晏子负责。晏子推辞了,没有得到命令,便接受相国的职位,并改换月令,使国君病情好转。国君说:“从前我的先君桓公因为管仲有才干,把狐、谷两地赐给他,用来供奉宗庙的祭品。赐给这位忠诚的臣子,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忠诚臣子。你现在也是忠诚的臣子,寡人要赏赐你州款。”晏子回答说:“管仲有一美,我不及他的;有一恶,我不忍心去做。他是宗庙的供养者。”最终还是推辞了赏赐。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在麦丘游玩,问守封人说:“年数是多少?”守封人说:“鄙人的寿命还有八十五岁呢。”景公说:“长寿啊!你要祝寿我!”守封人说:“使您的年龄超过胡国,应该可以保国家。”景公说:“好啊!你还要祝福我。”守封人说:“如果国君的后代都能像我一样长寿,那就好了。”景公说:“好啊!你还要祝福国君的后代。”守封人说:“使国君没有得罪民众。”景公说:“真的吗?如果有百姓有罪于君,那是可以原谅的,哪有君有罪于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