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出,梁丘据曰:“自昔及今,未尝闻求葬公宫者也,若何许之?”公曰:“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吾敢不许乎?”逢于何遂葬其母路寝之牖下,解衰去绖,布衣縢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躄而不拜,已乃涕洟而去。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
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
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

诗句:

晏子出,梁丘据曰:“自昔及今,未尝闻求葬公宫者也,若何许之?”    

译文:
梁丘据问:“从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有人请求埋葬国君的宫殿。您为何要答应呢?”

注释:

  1. “晏子出”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外出。
  2. “梁丘据”是梁丘据的简称,他是景公的宠臣。
  3. “自昔及今”指从古到今。
  4. “未尝闻求葬公宫者也”表示这是晏婴首次听说有人请求埋葬国君的宫殿。
  5. “若何许之”询问晏婴如何回应。

赏析:《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是晏婴的一次外交辞令,体现了其智慧和策略。晏婴在回答梁丘据的问题时,巧妙地避开了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而是提出其他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既表达了对景公的尊重,又展示了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