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庄公问晏子曰:“威当世而服天下,时耶?”
晏子对曰:“行也。”
公曰:“何行?”对曰:“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不能爱邦内之民者,不能服境外之不善;轻士民之死力者,不能禁暴国之邪逆;愎谏傲贤者之言,不能威诸侯;倍仁义而贪名实者,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已。”
而公不用,晏子退而穷处。公任勇力之士,而轻臣仆之死,用兵无休,国罢民害,期年,百姓大乱,而身及崔氏祸。君子曰:“尽忠不豫交,不用不怀禄,其晏子可谓廉矣!”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
庄公将伐晋,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公作色不说。晏子辞不为臣,退而穷处,堂下生蓼藿,门外生荆棘。庄公终任勇力之士,西伐晋,取朝歌,及太行、孟门,兹于兑,期而民散,身灭于崔氏。崔氏之期,逐群公子,及庆氏亡。
诗句: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译文:
庄公询问晏子,“您认为威武的君主能够统治世界,这是真的吗?”晏子回答说:“是的,这是因为他的行为。”
注释:
-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
-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出自该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
- 原文中,“威”指的是武力或权势,“当世”指的是当时的时代,“服天下”意味着统治整个世界或国家。
- “时耶”是对“威当世服天下”这个观点的疑问。
- “晏子对以行也第一”表示晏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指出答案在于行为而不是时代。
- “庄公”,即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齐景公。
- “晏子”即晏婴,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
- “对曰”表示晏子回答说。
- “能爱邦内之民者”指那些爱护国内百姓的人。
- “能服境外之不善”指那些能够治理好外部的不良势力或敌人。
- “重士民之死力者”指那些重视和珍惜人民的力量,能够有效地使用他们。
- “听赁贤者”是指听取有才能的贤者的意见和建议。
- “安仁义而乐利世”指坚守道德仁义,追求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和谐发展。
- “而服天下者此其道也已”意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统治整个世界。
- “而不用,晏子退而穷处”指尽管得到了建议,但最终没有得到采纳。
- “而身及崔氏祸”指因为不被采用而导致自身的危险。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即君主的权力来源于其行为而非时代背景。在这首诗中,庄公向晏子询问是否一个威武的君主能够统治整个世界,而晏子的回答则是基于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依赖于特定的时代条件。这首诗强调了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对于统治成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