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
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晏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乃饰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诗句与译文
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解读古代文化精髓
- 诗的原文与翻译
- 《晏子谏第二》中晏子与景公的对话,展现了晏子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礼仪的深刻理解。
- 诗歌背景与历史意义
- 探讨《晏子谏第二》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晏子如何以诗言志来劝谏君主。
- 诗词艺术特色分析
- 分析《晏子谏第二》的艺术手法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晏子智慧体现
- 探索晏子通过诗言的方式向国君传达智慧与道理,以及这种方式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的意义。
- 当代价值与启示
- 结合现代视角,讨论《晏子谏第二》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处理和道德建设提供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