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
景公谓太师曰:“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
太师对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
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
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公问焉:“鲁之年谷何如?”对曰:“阴水厥,阳冰厚五寸。”不知,以告晏子。
晏子对曰:“君子也。问年谷而对以冰,礼也。阴水厥,阳冰厚五寸者,寒温节,节则刑政平,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请礼鲁以息吾怨,遣其执,以明吾德。”公曰:“善。”乃不伐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范昭欲试君臣之礼,晏子识其非礼之举
- 景公与晏子对话
- 景公询问范昭来意及对鲁国看法
- 晏子分析范昭意图及自身应对策略
- 范昭与太师互动
- 范昭请求调成周乐以试君臣
- 太师回应不欲因音乐破坏礼仪
- 晏子外交智慧展现
- 晏子指出范昭欲试探君心而晏子察觉
- 晏子提出以礼回应并避免战争
- 晏子劝和鲁国策略
- 晏子建议罢伐鲁国以平息民怨
- 通过礼遇示好提升鲁国好感
- 仲尼对晏子的评价
- 仲尼赞赏晏子在尊俎之间知晓千里之外
- 称赞晏子折冲之功,彰显德政之效
- 景公最终决策
- 景公听从晏子建议停止伐鲁
- 彰显了晏子政治智慧与道德考量
- 范昭归报平公
- 范昭回报景公正观态度及晏子影响
- 表明范昭对晏子及齐国的尊重与理解
- 晏子与鲁国之外交关系
- 描述晏子如何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和平
- 晏子的举措展现了其高超的外交技巧
- 晏子对齐国内政影响
- 晏子的建议促进国内安定和谐
- 晏子在内政外交中扮演关键角色
- 晏子思想与时代价值
- 探讨晏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价值
- 晏子的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