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曰:“不!君以欢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公曰:“善。”于是重鲁之币,毋比诸侯,厚其礼,毋比宾客。君子于鲁,而后明行廉辞地之可为重名也。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公曰:“善哉!知苦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
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第二十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
诗句:晏子曰:“不!君以欢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
译文:晏子说:“不行!国君因为喜欢这个地方就祝贺言辞,这样的话,交往就不能亲近,而且土地也不能被视为有德行。”
注释:本诗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晏子通过这段话来表达对君主行为的批评。他认为君主的过度庆祝可能会破坏与臣下的关系,同时也会让地方失去它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赏析:这首诗是晏子在回答鲁国君主的问题时所说的话,他通过这段对话向君主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君主的行为应当谨慎,以免伤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君主行为的一种期待,即希望君主能够更加公正、公平地处理国家事务,让国家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