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

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

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 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国之长患也。”

公曰:“ 谗佞之人,则诚不善矣;虽然,则奚曾为国常患乎?”

晏子曰:“君以为耳目而好缪事,则是君之耳目缪也。夫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岂不诚足患哉!”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
译文:景公喜欢射鸟,让烛邹负责养鸟,结果鸟丢失了,景公很生气,命令吏卒把烛邹杀掉。
注释:烛邹 - 人名。主鸟- 负责养鸟。亡之- 鸟丢失。公怒- 景公生气。诏吏杀之- 命令吏卒杀掉。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晏子在景公面前对烛邹进行责罚的故事。诗中描绘了景公因为烛邹负责养的鸟丢失而大发雷霆,决定处死他;但晏子却劝谏景公,认为烛邹无罪,只是犯了小错。最后,景公听从晏子的劝谏,没有杀掉烛邹。这体现了晏子的机智和智慧。

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译文:景公喜好打猎,让烛邹负责养鸟,结果鸟丢失了,景公很生气,命令吏卒杀掉烛邹。
注释:弋- 打猎。主鸟- 负责养鸟。亡之- 鸟丢失。公怒- 景公生气。诏吏杀之- 命令吏卒杀掉。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景公由于烛邹负责养的鸟丢失而大怒,命令杀掉他的故事。诗中描绘了景公因为烛邹负责养的鸟丢失而大发雷霆,决定杀掉烛邹。这体现了景公的残暴。而晏子则通过智慧,成功地说服景公不要杀烛邹,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敢。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译文: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过,请根据他的罪过来处以刑罚并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他召唤烛邹,当着景公的面数落他三条罪状,然后请求景公杀掉他。
注释:数- 列举罪行。烛邹- 人名。罪一- 第一条罪状。罪二- 第二条罪状。罪三- 第三条罪状。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晏子向景公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并请求杀掉他的故事。诗中描绘了晏子向景公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分别是负责养的鸟逃跑、因为鸟的丢失杀害了国君的人、使诸侯听说国君重视鸟类而轻视士人。这体现了晏子的智慧和勇敢。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译文:景公说:“别杀他!我已经听到你的要求了。”
注释:勿杀- 不要杀了。命- 命令、指示。
赏析:这是晏子向景公请求不要杀烛邹的故事。诗中描绘了晏子向景公请求不要杀烛邹的场景,景公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体现了景公的宽容和大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