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立。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公曰:“善哉!寡人乃今知礼之尚也。”

晏子曰:“夫礼,先王之所以临天下也,以为其民,是故尚之。”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

晏子聘于吴,吴王问:“君子之行何如?”

晏子对曰:“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

吴王问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憱然辟位。

诗句:

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立。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    

译文:
晏子回答道:“礼仪制度长久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它与天地并列存在。君主的命令,臣子忠诚;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弟恭敬;丈夫和睦妻子温柔,婆婆慈爱儿媳听从。这是礼仪的根本。君主的命令得到遵守,臣下忠诚不二心;父亲用慈爱教导孩子,子女以孝道勉励自身;兄长用友爱来对待朋友,弟弟恭敬顺从兄长;丈夫和谐有正义感,妻子柔顺贞节;婆婆慈爱儿媳服从管教。这些都是礼仪的实质。”

赏析:
这段对话体现了晏子深厚的政治智慧和道德理念。他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晏子通过列举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各种关系,强调了这些关系的和谐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同时要求臣子忠诚不二,父亲要以身作则进行教育和引导,儿子要孝顺以自我激励,兄长要以友爱来培养友谊,弟弟要恭敬顺从,丈夫要有正直的态度,妻子要柔顺贞节。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