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 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 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辨察 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 妻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 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 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大略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所以恶儒者也。是非 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 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辨察 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
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有夫分义,则容天下而治;无分义,则一 妻一妾而乱。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 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制礼乐而传之,有不用而改自作,何以异于变易牙 之和,更师旷之律?无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国不待死。
赏析:
本诗通过荀子的论述,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智慧与知识的力量。在荀子看来,无论是滚动的球体还是谣言,都有一定的界限和边界。如果一个球体能够掉到地面上的凹陷处停止下来,那么它就不会再滚动了;同样的道理,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明白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因此,我们应当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无根据的言语所迷惑。
本诗还提出了“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的观点。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和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排斥自己的缺点。同时,人们也应该避免过于自信而忽视了他人的长处。这种观点对于人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诗还涉及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国家法律禁止拾遗的行为,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