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 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 “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 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 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 “望其圹,皋如也,颠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 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诗句
1 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
-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
- “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
- “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
- “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
- “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
- “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 “望其圹,皋如也,颠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
- 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译文
- 当君子处于上位时会受到更多的赞誉,而同时可能减少下层人的忧虑。如果无法胜任却仍然占据这个位置,就是欺骗;如果得到的利益并不值得,却仍然接受,就是窃取。
-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但作为官员必须像学习一样去实践和学习。
- 子贡向孔子提问说:“我对学习已经厌烦了,我希望能够停止侍奉君王。”孔子说:“《诗经》中说:‘温和恭敬地早晚行事,做事认真谨慎。’侍奉君王是艰难的,怎么能够停止呢?”
- “那么,您希望停止侍奉父母吗?”孔子说:“《诗经》中说:‘孝敬的孩子永远不会穷乏,永远保佑你们的家族后代。’侍奉父母是艰难的,怎么能够停止呢?”
- “那么您希望停止与妻子的关系吗?”孔子说:“《诗经》中说:‘在寡妻面前要严格约束自己,直到兄弟之间也要这样,用来维护整个家庭国家。’与妻子的关系是艰难的,怎么能够停止呢?”
- “那么您希望停止与朋友的关系吗?”孔子说:“《诗经》中说:‘对待朋友要严肃认真,用礼仪来规范自己。’与朋友的关系也是艰难的,怎么能够停止呢?”
- “那么您希望停止耕作吗?”孔子说:“《诗经》中说:‘白天你耕种茅草地,晚上你搓绳捆麻线,赶快建造房屋,开始播种各种谷物。’耕作是艰难的,怎么能够停止呢?”
- “那么您是否希望停止一切活动呢?”孔子说:“看到自己的坟墓时,应该像皋陶那样安详,像桀纣那样颠倒,像太甲那样恐惧,像禹那样的敬畏。这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的意思。”
- 孔子回答:“子贡啊,你真是了不起!即使是君子也应该有所休息,而小人则没有这样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贡关于如何停止各种社会活动的关切进行了回应。孔子强调了君子在各种社会角色中的责任感和义务,同时也指出了不同角色的困难性和不可避免性。孔子的教诲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义”的重视,即任何行为都应该基于道义和责任,而不是单纯的个人欲望或利益。
孔子的回答揭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爱、忠诚和责任是人生的最高指导原则。他鼓励弟子们不仅要追求知识(学),而且要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仕),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我们可以理解到孔子对于生命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应该保持尊严和责任,继续前行。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